郑集教授的养生长寿经
郑集先生,现年109岁,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中国营养学和衰老生物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衰老生物学会第一届名誉理事会长。他生于1900年,1956年就被评为一级教授,是高校系统健在的最长寿的教授。郑老108岁时,还出版了《鉴证长寿(百岁教授的养生经)》一书。下面是郑集先生为该书所作的自序。我们或许能从中汲取点什么。
我一生曾贫病交加。因病休学在家和住院不下十次,幼年时期不得不比一般同学多花四五年的时间读完小学。1916年初因肺结核休学一年,1917年冬才小学毕业,1925年辍学一年教书赚取大学学费。1961年4月到1963年秋,多次收到病危通知,辗转南京、上海三次做切腹手术。“文化大革命”期间两次被隔离审查,时间长达13个月,私房被占。1997年2月患了十二指肠出血,住了80天医院,最后还是扛过来了。
80~90岁之间,我独自编著出版7部专著、撰写56篇科学论文,其中《普通生物化学》(第二版)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衰老与抗衰老》获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健康长寿之路》获全国优秀短篇科普论文一等奖。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9名,参加学术会议41次,74岁学日语,90岁还学朝鲜语,赴平壤参加世界老年学会议。
年轻的时候,西方列强称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为此我决定研究营养学。针对中国人当时缺少蛋白质,我选中国盛产的大豆作博士论文《生物胶体——大豆蛋白质》。我的学习,我的实践,一般人赶不上。100多岁能坐能站能写,108岁,我的眼睛、耳朵都可以。我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身上去。我能活这么长时间和我的生活习惯很有关系,我是个很守规矩很正规的人,不乱吃乱玩。早晨起来按摩,从头到脚,坚持多年,出差也好,生病也好,从不停止。动作不要教条,到位就行了。我的知识面很广,医学我懂,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理学都研究实践,吃喝玩乐都有规律。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涌现了很多抗衰老理论,我在70年代开始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抗衰老理论和具体实施方法。1949年前.中国人平均寿命才35岁。200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各国平均寿命排行榜,日本女性和圣马力诺男性分别以86岁和80岁的平均寿命排在首位。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及74岁。我感到欣慰,也为中国知识分子、企业家英年早逝的现状感到担心。我把我的实践和理论整理成书,把自己的营养饮食配方和健身法、按摩操毫无保留地全面详尽记录下来。2007年国庆期间.我还走下自己的二层小楼到园中做操示范,并传授给来访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图书、光碟和学生的演示,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也为提高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的事业“做牛、做梯、做桥、做蚕、做烛”。
在长期的科研和养生中,我还恪守自创的健康十诀:(1)思想开朗,乐观积极,情绪稳定;(2)生活有规律;(3)坚持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4)注意休息和睡眠;(5)注意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6)严戒烟,少喝酒;(7)节制性欲和不良嗜好;(8)不忽视小病;(9)注意环境卫生,多同阳光和新鲜空气接触;(10)注意劳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其中,乐观是十诀之首。
我活到120岁就了不起了。我听凭自然发展,当走就走,当去就去,不怕死的人就不容易死,怕死就死得快。我在1961年重病的时候就吟诗一首自遣自警:“有生即有死,生死自然律。彭古八百秋,蜉蝣仅朝夕。寿天虽各殊,其死则为一。造物巧安排,人无能为力。勿求长生草,世无不死药。只应慎保健,摄生戒偏激。欲寡神自舒,心宽体常适。劳逸应适度,尤宜慎饮食。小病早求医,大病少焦急。来之即安之,自强应勿息。皈依自然律,天年当可必。”、“且喜老来健,尚无颓废姿。天若假我年,还将再著书。”爱国不分老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健康活着的老人应当关心国家的发展,在自己的晚年仍能为国家多作些贡献。我们应当记取: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愿更多人快乐健康地闯过生死关、名利关、权力关、生活关和社会关,随遇而安,自强不息,乐健百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