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9=《理財》 巴菲特的投資秘方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投資界是個異數:這位奧馬哈的智者(Sage of Omaha)到底有什麼三頭六臂,使其波克夏哈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在爾虞我詐的華爾街歷久不衰呢?根據有效市場假說:在資訊發布公開下,長期投資股市想擊敗市場是不太可能的。在1976年至2011 的35年間,巴菲特年投資報酬率竟高達19%。是有效市場理論錯了,還是巴菲特真的是位天才的投資傳奇?
巴菲特從小就喜歡投資,七歲開始就串門子賣可樂、送報紙,14歲把送報用的腳踏車拿來抵稅,15歲時與朋友合買一台鋼珠遊戲機置於理髮店中賺了不少錢,不出幾個月就增加了好幾台。他是一位天生的投資者,這是他生命中的癖好。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唸經濟研究所時,受到價值投資學之父葛理翰(B. Graham)的影響很大,鑄成他今後的投資哲學:專找價格相對便宜但質量高的公司投資。
去年,一位耶魯大學教授發表一篇文章,試圖解開巴菲特之謎。我們都知道在投資理論中,報酬率與風險是形影不離的,而最常用的方法是夏普比率(Sharpe Ratio):?投資組合報酬率除以它的標準差(或風險),比率越高越好。譬如報酬率為5%,標準差為15%,夏普比率為0.33(5%除15%)。巴菲特的夏普比率高達0.76,幾乎是整個股市的兩倍。這偏高的夏普比率反映出巴菲特挑選股票的非凡能力:專找質量好、獲利潛力大又便宜的公司(分子大),加上質量好的公司、股價波動小所以風險少(分母小),難怪巴菲特的夏普比率很高。
但是夏普比率高過巴菲特的還大有人在,但都為時不長。耶魯教授指出巴菲特的竅門:波克夏哈瑟威公司擁有一些優質的保險公司,而這些保險公司有豐足的可動用現款,源源流入(float):在收到保費和付出理賠款項之間,巴菲特可用低利率借得大量的錢來投資高質量的股票。難怪巴菲特公司負債總額的36%就是這種浮動現金,因此他的平均借債成本只有2.2%,比國庫券利息還要低3個百分點。
由此觀之,巴菲特成功的奧秘不只在於他超過常人的選股能力,保險公司的深口袋(deep pocket)或現金流量也居功厥偉。那他又用什麼公式來選擇股票呢?這是他的不傳之秘,不會與他人分享。但從他的演講中可知道他用的是帳面價值(book value)一類的公式如價格與帳面價值比(price/book ratio),而不是一般人常用的本益(P/E )比。筆者認為,他有專人做個別公司的分析研究。巴菲特不相信把雞蛋放在許多籃子,他只願意把雞蛋放在幾個好的籃子裡。他選擇股票極為小心,買了以後當成寶貝一樣地藏起來,即可升值又減少交易成本,這是他的成功的不二法門。
華人同胞對投資有興趣的,可試用羅切斯特大學諾霏馬克斯(R. Novy Marx)教授的毛利潤公式:銷售金額減去售貨成本(不包括廣告費)再除以資產價值,越高越好。這些數字容易取得,又可反映出長期的獲利能力。
巴菲特選擇的股票以穩定和質量為主,因此對象常是低貝他(beta)或低風險股票。但是他謹慎的個性使他在選擇股票上不夠多元化,所以一旦股市大滑坡時會遭到較嚴重的打擊。在1998年至2000年間,在股市上升32%時,他公司的股票價格卻下跌44%。但他堅持擇優原則,及本錢雄厚的關係,終能轉危為安。
一言以蔽之,巴菲特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保險公司的低利率槓桿(貸款)為後盾,和選取低風險股票且持之長久,所以交易成本偏低。他最擅長的殺手? 是在股市大跌時,淺水捕大魚或低價買好股。2008年,他以50億投資於搖搖欲墜的高盛,5年後大賺了20億。雖然巴菲特在投資理論上名落孫山,他的價值投資進不了學術界,但他在實務上的智慧卻無人能及。這也等於給不喜歡數理的投資者注射了一劑強心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