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4, 2009

刷浴 提高抵抗力

●洗浴不但可以潔凈身體,消除一天的疲勞,而有時借助一些特別的用具,還能提高人體抵抗力。生命時報報導,貴陽中醫學院教授吳元黔表示,使用有一定硬度的鬃刷進行刷浴,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鬃刷比毛巾稍硬,在刷身時,可對皮膚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這種刺激能使身體皮膚中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因此是一種良性刺激。」吳元黔說,經過刷浴後,一些皮膚表層的衰老細胞會脫落,可避免毛孔被堵塞,讓 皮膚「呼吸」變得通暢,不但有利於皮膚的新陳代謝,還利於體內汗液的排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而當這種良性刺激傳送到大腦裡,還能促進 人體內的陰陽平衡。此外,刷子硬度可影響到人體的十二經絡,使各部位的經絡運行更加通暢,維持身體健康。

吳元黔說,人們在刷浴時,可配合使用沐浴液,按照經絡運行的方向從上往下刷。刷子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以刷在身上有一定刺激,且感覺舒適為宜。刷身時,要把握力度和時間,皮膚微微發紅即可。

一般情況下,每次洗澡刷一次就行,但對於皮膚嬌嫩的小孩或女士來說,可洗三次刷一次。某些皮膚較敏感的人,不宜使用。

(中新網)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health-ham-1.php?nt_seq_id=1836118

少吃多餐 讓大腦更聰明

●如何補充營養,才能讓大腦更聰明呢?據生命時報報導,英美科學家在「趣味科學」網站上發表文章,列出了以下4個方法。

1.少吃多餐

大腦對能量的需要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為了讓大腦獲得的動力理想化,英國阿斯頓大學教授邁克‧格林建議「少吃多餐」。大腦處於工作最佳狀態時,血流中應該有大約25克的葡萄糖,這相當於一根香蕉中葡萄糖的總量。因此工作中隨時補充一根香蕉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2.吃升糖指數低的食物

升糖指數(GI)指的是,食物進入人體兩個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鹹脆餅乾能讓血糖快速升高,它的升糖指數就高;生胡蘿蔔讓血糖緩慢上升,它的升糖指數很低。低指數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分子的速度慢,對大腦的能量供應比較穩定。

高纖維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數相對較低,例如富含纖維的黑色全麥麵包升糖指數低,血糖升高不會太劇烈。我們可以在麵包中加一些肉或雞蛋,再加一點橄欖油,這頓午餐有滋有味,同時給大腦供應了充足的養料。

3.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酸

儘管脂肪能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可是並非所有脂肪都一樣。速食中常見的反式脂肪酸最糟糕,飽和脂肪酸也不怎麼樣,不飽和脂肪酸才最健康。英國羅漢普頓大學的利‧吉布森說:「飲食中富含飽和脂肪酸更容易讓人出現認知缺陷。」

實驗證明,連續幾個星期大量攝入飽和脂肪酸的老鼠,主管其記憶功能的海馬回會損壞。對此,格林分析說就拿歐米伽-3脂肪酸來說,它已經被證 明有益於憂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療,而且對兒童大腦的發展有好處。但歐米伽-3脂肪酸製劑對健康成年人大腦的作用還有爭議。此外,攝入不飽和脂肪酸的最 好方法還是食物,比如深海魚、瓜子等堅果。

4.了解自己的營養習慣

儘管食物對大腦的影響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不同的人還是有些差異。吉布森解釋說,例如性格外向的人更喜歡「午飯後小睡」或「喝咖啡」,這能讓大腦更加清醒。每個人的營養習慣也很重要。少吃多運動的人或者經常不吃飯的人,血糖稍有下降,腦子就會犯糊塗。(新華網)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health-ham-1.php?nt_seq_id=1836115

銀髮又一春 by 仁念

報上早就說美國嬰兒潮出生的人,已進入退休年齡,看來美國社會老年化的程度日益嚴重,中國、日本也是如此。但這不等於社會就暮氣沉沉,因為大多數美國人將退休視為第二春的開始。

回 顧我已逝的70個春秋,深感自己的老年才是最棒的。我50歲來美國,工作11年,只有在退休以後,我才不用擔心失業,欣然拿起筆來,做我最喜歡做的事。然 而仔細一想,要真正享受這一春,必須有三方面的條件。首先是建立經濟基礎,若是老來囊中羞澀,整天苦哈哈的想省錢,自然樂趣減少。好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 家,還是講究「養老」的。我和外子在美國工作都交過稅,現在可以領SSA,錢雖不多,維生沒問題。

其次是建立興趣、找夥伴,有一定的社交 圈。不論蒔花弄草、唱歌跳舞、書法畫畫、讀書寫作、搓麻將、打撲克牌都可以。集中精力,精益求精,絕不會感到孤獨,但也要注意節制。人若想活得有精神,一 定得要夥伴,紅花還需綠葉襯,有牽手一世情的老伴固然好,喪偶也無須傷感。我的一位朋友中年喪夫、老年喪子,但她很堅強,朋友特多。70歲開始學油畫,挖 掘出潛在的才能,不斷開畫展、上報,把江南水鄉都搬到新澤西來了。

第三、最重要的是有健康的心理——一顆感恩知足的心。老人最可怕的毒藥是 自怨、自艾、自憐。之所以不提身體健康作條件,因為老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疾病。像我7年前罹患癌症,經手術、化療、放療,後者破壞了我的食道,餘生不能再吞 嚥,只能賴胃飼管灌營養液。我卻很感恩,讓我能活到今天。不要為自己沒得到或失去的抱怨、妒忌,應為擁有的感恩,這樣即使受疾病折磨,也能享受青春般的老 年生活。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books_news.php?nt_seq_id=1836712&ct=88

Thursday, January 22, 2009

雷射青光眼

【大邱】一直以為青光眼是屬於老年人的專利。卻忘了自己是深度近視眼和有青光眼家族史的高危險群。

果其不然,我50歲時,青光眼即自動找上門來。所幸治療及時,在藥物控制和定期檢查眼睛下,眼壓一直維持在12、13毫米汞柱左右(正常值12—20),也沒有什麼大礙。

我得到的是常見於西方人的隅角開放型青光眼,而非常見於東方人的隅角閉鎖型青光眼。也就是說我的房水排出管道夠寬敞但逐漸阻塞以致眼壓慢慢升高,但造成阻塞的原因非常複雜。

上個月,在半年一次的例行檢查中,我發現眼壓升高至16和19毫米汞柱,眼科醫生建議不如做雷射手術清理房水排出管道,既可控制眼壓又可減少用藥。

我雖患青光眼多年,但對雷射手術所知不多,難免緊張。早上8點一刻先生陪我到達診所,已有兩位美國老先生早我而至。不多時護士來替我們點眼藥,並笑說好在我們都是做左眼,她不致點錯眼睛。20分鐘後我第一個被叫進手術室。

簽完手術同意書後,護士在我兩眼各點了一滴藥水以麻醉眼球表面,然後讓我把下巴擱在雷射儀器的托架上,雙手各抓住一個分設兩邊的黑色管狀把手,再用帶子將頭部固定在雷射儀器的托架上方。

醫 生坐在我的對面,邊說手術只需5分鐘不會疼痛,邊將一個扁圓球狀的檢視鏡塞入我的左眼之內。他要我左眼專注於他左耳旁的一個綠色光點,我可以隱約看到球形 灰色的網狀紋路及一些強光,接著便感到有小針在左眼上扎,雖然只是被針扎的感覺、不是要命的疼痛,但是檢視鏡的轉動和壓迫感,讓我很不舒服。

在家看報紙、電視5分鐘不算什麼,但在手術椅上的5分鐘可是天長地久。當醫生終於宣告手術完成後,護士馬上在我左眼點一滴藥水,並遞給我一瓶眼藥。醫生吩咐一天4次、連續4天,兩個禮拜以後回來複診,此外沒有任何禁忌。

幸好我沒有聽從醫生的話單獨前往,此時眼睛充血腫脹只能半睜,不但針扎的感覺猶在,還加上異物感,根本無法自己開車回家,更不可能像他說的馬上就可以去游泳、逛街。

到家後,我躺在床上,頭痛眼皮沈重且有刺痛感,但滿腦子紊亂無法入睡,午飯後又輾轉了好一陣子才昏昏睡去。

青光眼是一種不能完全治癒的眼疾,只能靠藥物或手術來減低或維持正常的眼壓,以延緩視神經損害。

可怕的是,青光眼不痛不癢且來無影去無蹤,若不能馬上治療,會損傷視神經連,帶造成視野缺損,甚至導致失明,而且它造成的任何損傷都是不能修補復原的。

然而眼壓高未必就是青光眼,而眼壓正常卻有可能是青光眼。只要平日定期作眼睛檢查和遵守醫囑,青光眼還是能夠有效控制的。


禁忌與沖煞 : 葉明翰牧師

作者:葉明翰(美國德州奧斯汀基督長老教會牧師,信主前為算命師)

何謂「煞」?根據詞彙字典的解釋,「煞」有「極」的意思,像「煞費苦心」、「煞是好看」都是在表示很費心思,非常好看的意思。然而「煞」用在名詞時,卻是 指「兇神」。好比民間傳說人死數日以後,靈魂若回來,民間就稱之為「歸煞」。民間對「煞」的意識與了解,可以說是破壞生命的邪惡勢力。

怎麼說呢?一般人都認定,無論是親人死後回來,或被兇神纏住,對陽間的人來說,都不是件好事。所以「出煞和補運」,成為道教非常頻繁的宗教儀式。平常民間 百姓一有什麼風吹草動,或異常現象,如孩兒(或大人)受驚、車禍、火災、淹死、弔死、自殺、暴屍、橫死、暴斃、連續死亡、集體死亡、怪異事件、鬧鬼……甚 至偶像神明要入廟坐鎮,都要舉行出煞的儀式。

「煞」勢力不單是我們的鄉親怕怕,連菩薩神明對牠也不敢怠慢,菩薩神明要入廟坐鎮,還得請示煞大哥,在哪一天、哪個時辰、經過煞大哥的批准,神明菩薩才敢 入廟,入廟後要往哪個方向排排坐,也要煞大哥點頭許可,人才敢將菩薩神明安坐在那裡。至於,哪一天菩薩可以出廟巡視拜訪他的善男信女,順便出廟吸吸新鮮空 氣,這也要先看煞大哥如何安排牠的行程,必須找一天煞大哥不當班,或旅行他鄉的日子,菩薩神明才敢出來透透氣,否則菩薩神明也會犯「沖煞」。如此看來,菩 薩神明比人更沒自由,沒尊嚴。人不自由,還可以到街頭搖旗吶喊「不自由!毋寧死!」。悲哀的是,菩薩神明連這句話都喊不出來。

道教對「煞」這股惡勢力的解釋,比其他民間宗教精彩多了,他們的「煞」有管空間的五方歲煞星君,有管時間的年煞星君、月煞星君、日煞星君……這些年月日時 的煞星,通常記載在通書(民曆)中。所以,民間一般人,無論作什麼,都需要看日子、看時辰。連看醫生、理髮、安置床舖、交易、買賣、作好事……都要看日 子。那麼,婚喪喜慶就更不用提了。試想,菩薩神明都要順從「煞」的邪惡勢力,不敢違背煞大哥的意思,萬一被煞大哥煞到了,那麼菩薩神明也要遭到不靈不驗的 下場。何況是人,啟不更慘哉!

這些年,台灣發生幾次的空難、火災、天災……不少人認為是犯了沖煞。過去民間百姓對「煞」意識的理解十分模糊,直到道教用「煞」字,給這邪惡勢力劃下一個 定位,讓民間百姓認定那些異於常理,所發生的意外和災禍,都是來自「煞」勢力的侵襲與作祟。為什麼說「煞」是靈界的邪惡勢力呢?因為,連民間所拜的稱為正 神菩薩,都要看「煞」勢力的臉色來知進退,何況平常人呢?所以,為了擺平「煞」勢力繼續發威,民間不惜投入相當的金錢來舉行各種的「驅邪壓煞」儀式。這些 做法儀式也成為道士法師極重要的經濟來源。

一般民間的「沖煞」意識,除了來自盛行的黃曆之外,加上算命、風水和民間傳說的各種不同禁忌,這些沒有明文條例的禁忌到底有多少?至今還沒有人能理清。在 沒有絕對性的禁忌網中,人往往是透過痛苦的經驗,來謹守民間的禁忌。理由是誰都不能忍受再「煞」一次的痛苦經驗。因此,人就主動先作驅邪壓煞或祈禳……的 設防對策。

黃道吉日這種沖煞威力到底如何形成的呢?全世界日子的算法,分為兩大類。以太陽運轉地球一周為一年的算法,稱為「陽曆」或「西洋曆」。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為 一月,再配合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的算法來計算日子,則稱為「陰曆」或「農民曆」、「黃曆」。到了我國採用陽曆之後,也有人稱「陰曆」為「舊曆」。

在我 國 君主時代,朝廷中都有觀測天象的大臣,來造每年的日曆,造好之後讓皇帝御覽,才能頒布實施。千年來,我們的民族計算日子,就以此為依據。通過歷史的變遷, 如今的黃曆,不再是單純的一本日曆。如今,民間黃曆已成為大雜燴的通書。除了主要的擇日、氣節、神佛誕,十二生肖的運氣、每日沖煞、每日胎神占方、每日兇 時與吉時……還有算命、風水、解夢……各種發財好運的偏方、秘方……都集合在黃曆這本手冊。

因我們過去是以農立國的民族,必須依附自然環境求生存。所以,先祖就將觀察天體萬象,和自然變化所累積的經驗,紀錄下二十四個節氣,傳給後代子孫。讓後代 的人可以根據節氣,判斷氣候的變化,種植適時的農作物。漁民也從不同的節氣中,得知當時海裡的魚類,以便出海捕魚。而節氣的制定,是根據我們生活領域的氣 象變化,透過紀錄、累積、歸納出來的結果,也是先祖探討自然變化,從自然萬象的循環,所理出的一些法則。讓後代子孫能依據運用這些法則,順應四季的變來求 生存。

其實,這一套節氣的法則,並非全世界通用,而只是適用於我們的生活領域。因地球的經緯度不同,各地的節氣也隨著改變。最明顯的例子,北半球與南半球的氣候 完全相反,我們一年是順著春夏秋冬四季來生活,而南半球的人一年的四季循環,卻是秋冬春夏。因此,黃曆所定的節氣在南半球是行不通的。然而鄉親所到之處黃 曆也到,這些鄉親帶著黃曆走天下,為什麼呢?

因為華人怕犯「沖煞」。幾千年來黃曆是華人公認「趨吉避凶」的手冊,也把黃曆看成居家必備的心靈藥包,生活碰到任何的疑難雜症,就翻開黃曆找答案。黃曆可 以告訴鄉親屬什麼生肖的人,在某月某日往哪個方向會犯沖煞,哪一個月的運勢如何?還有哪一天可以置產、收帳、討債、定契約、結婚、下葬、動土、理髮、搬 家、出國、旅行……好像除了人要哪一天生,哪一天死黃曆管不到,其餘的黃曆通通都管。

雖然,黃曆可說是先人留給後人一套趨吉避凶生活法則。但從歷史的回顧,堅守黃道吉日就能讓我們趨吉避凶、消災解厄嗎?不!一般謹守禁忌的人,並也沒有這樣 的祈望與把握,通常人謹守了禁忌,還需要有好運氣、好風水、好名字……。認真說來,人信守黃道吉日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自身的安危與禍福,多爭取了一張護身 符而已。從社會整體的觀點來看,黃曆所給人的生活原則,是否帶給社會更加和諧與平安呢?卻也未必,因為黃曆給人的生活規範,幾乎都是以個人的利益為前提。 而謹守黃曆禁忌的人,也是「怕」自己吃虧、遭災、闖禍……來謹守。

這種設防壓煞的情況,在婚喪喜慶的事上特別明顯。因為,結婚與喪葬,是人生兩件最重要的事。結婚是喜事中最大的喜事,許多新娘和新郎謹守婚姻的禁忌,幾乎 都是來自左鄰右舍三姑六婆所提供的經驗。雖然,很多人認為婚姻禁忌是無稽之談,但是當自己做新郎新娘必須面對的時候,自然就浮出趨吉避凶的心理,怕萬一來 真的,吃虧的還是自己。於是,人就會想,與其怕它一輩子,不如守它一時,至少買個安心。所以,就以姑且聽之信之的心態,來守婚姻的各樣禁忌。

談到喪葬儀式的禁忌更是繁雜,因為死是兇惡不祥的最極點,所以在喪葬的過程中,許多繁複禁忌,變成為隨時可能引爆的地雷。禁忌的煞威力,聽說不只關係死人 的去處,和未來的生活。也牽制了子孫家庭的興衰、事業的成敗、生命的安危、生活的美滿或不幸……這些都是民間所最怕的事。

煞勢力幾乎網羅了所有的民間宗教。雖然黃曆所標出的好日子,是由好神來管,壞日子由兇神坐鎮。但按黃曆的規定,所有的菩薩神明,無論要入廟、安坐、出 巡……都還要受煞大哥的指揮叫陣。菩薩神明怎還有能力,幫助民間平凡的百姓,來勝過煞勢力呢?所以,只好安撫民間百姓要守禁忌,迎合擴展煞大哥的勢力。

鄉親可曾想過,家裡、廟裡……所供奉膜拜的神明,難道沒有一尊能幫助人,勝過禁忌的威力嗎?為什麼連菩薩神明都勸人,要忍受這些走不出檯面的惡勢力,讓這 些危險、不潔的禁忌惡勢力,潛伏在人生活的各層面,用「兇煞」和「禁忌」來掌控人,要人服在它惡勢力的淫威下。試想,連人所膜拜的神明也躲不過它的淫威, 難怪民間百姓會毫無怨言,跟著守這些禁忌。這是值得我們思想探討的問題。

謹守黃道吉日就能萬事如意嗎?「煞」的威力真的那麼大嗎?有人說相信黃道吉日的人,為心所繫,天天掛心有哪些事不能做,哪個方向不能去……。不信的人,黃 道吉日的「煞」威力,對他沒有任何的意義。再說,不管黃道吉日的威力如何兇猛,也不過是「煞」在相信的鄉親之中。所以,民間禁忌的內容與條例,肯定是沒有 真理的原則,因為真理是絕對的,不因時間、空間、人種、地域……來改變。而且真理讓人平安、喜樂、自由……正如聖經所說:「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 翰福音8:32)

「禁忌」與「沖煞」形成了一股鎖鏈,緊緊鍊住了鄉親的生活起居,和生命的空間。所以有人說「沖煞」這股邪惡的勢力,是破壞生命的勢力。從聖經的觀點來看, 煞勢力就是「罪的勢力」。因為「罪」所到之處,就是破壞生命,讓人害怕、憂慮、破壞親情、友情、家庭……。正如聖經所提醒「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 因為祂顧念你們。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

http://blog.xuite.net/eel81/blog/13489009

上帝也可以進實驗室-葉明翰牧師與奧斯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上帝存在不存在,你可以做實驗得知。」奧斯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葉明翰對一個在IBM服務的華人科學家這麼說。

對學科學的人來說,上帝似乎要摸得到,看得到才算存在。

「沒 錯,上帝是可以進實驗室的。」葉明翰牧師說:「但是要證明上帝的存在,與你平常用試管、用電腦,用數據去做實驗不同,它需要的儀器更簡單卻非常精密,但是 不花任何費用,只要用你的誠心。」他告訴大家,當你在做實驗遇到瓶頸時;或工作團隊不能協調時,只要你靜靜地坐下來,誠心地祈求智慧之源--宇宙的主宰的 引導,一剎那間,竅門一開,就可以感覺到,有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這個力量漸漸地啟發你有智慧有能力去解決問題 讓你體會出祂是誰。

奧斯汀這個教區,信徒都是高科技專家,面對這樣的知識份子,葉牧師要求自己的講道風格更具思辨性、推理性,更加細膩。他說,同樣是上帝顯現的神蹟,一個牧師面對感性能力較強的信徒,以及面對像奧斯汀高科技專家這樣習慣理性思考的信徒,必須二者兼顧 要有不同的詮釋風格,說得讓大家才能「心悅誠服」。

「我 到奧斯汀來完全是天意。」葉牧師說:「之前,我在巴西過得非常安定,孩子們也都在那兒受教育,有的已結婚生子。巴西有許多台灣子弟擔任醫護人員,退休及醫 療制度也非常好,那裡等於是我的第二故鄉,我也60歲了,孩子和我應該可以終老於此。」葉明翰牧師傳教已經37年了,他到奧斯汀6年之前,曾在巴西擔任宣 教師和神學院任職18年,在台灣宣教13年。

怎 料,葉牧師在1993年因有兩年的假期,突然萌起想到美國進修寫作念頭。他在巴西找到接替他的牧師之後,跟教友們期約兩年再見,就到休士頓準備安心寫書。 這兩年間,葉牧師先後回到巴西他手創的教會與神學院三次,每一次回去,都深深地發現接替他的牧師做得非常地盡心,也非常有建樹。他最後一次回巴西時,對教 內弟兄說,上帝已經選定這樣好的新牧師為他們服務,他準備不回巴西了。

在此之前,有位鄉親聽說奧斯汀台灣教會沒有牧師,又知道葉牧師要來德州潛修著述,於是輾轉告訴了奧斯汀的教友可以延請葉牧師前來服務,因緣際會地葉牧師終於留在此地,與大家結緣。

現在的奧斯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今年二月剛搬到現址,之前,他們借用美國人Hope教會的教室做禮拜達12年之久,葉牧師在Hope時期的五年,一直陪伴著大家度過「寄人籬下」的歲月,同時也積極地四處籌款覓地,希望能有一個屬於台灣人自己的教會。

「先買地,十年二十年後再蓋教堂都無所謂。」葉牧師眼看奧斯汀的地價一天天地飛漲,他心急地只想先佔個好碼頭,好讓後世子孫有自己的禮拜堂。他和幾位同工,在奧斯汀到處覓地,最後選定現址這塊2公頃的土地。

這 塊地原屬於隔鄰老人公寓所有,當時他們因為地太大用不上而求售。不過,這個地主提出了一個令大多數買主都不敢恭維的條件,那就是,誰買了這塊地,30年內 在地上蓋什麼房子都要經他們董事會的同意。葉牧師與先進同工相對提出三個條件,包括先讓賣方確認教會未來的建物藍圖;變更土地使用用途,使建蔽率提高到 70%;以及有關日後居民公聽會諸問題獲得解決,售價最後竟談到15萬美金成交。

「足 足比我們預定的25萬元,節省下10萬元。」葉牧師至今仍津津樂道這段往事。他說:「事情往往這麼神妙,只要我們憑信心要辦好的事,就有神的幫助,屆時便 能水到渠成。以目前大家聚會的教會副堂,也就是交誼廳來說,當時教會只有6萬元,大伙兒就鼓足勇氣說一定把這座75萬的建築蓋成,如今果然已成大家靈修之 地。未來的主堂,還須要花60萬來完成,經費也沒有著落,但是大家都相信神會成就大事 主堂明年會站在每一個人的面前。

葉牧師給人的感覺,就是那麼地堅定,那麼有信心「如有神助」的樣子,因此,每一位跟隨他的弟兄姐妹也彷彿變得那麼「如有神助」。

葉牧師對自己的前途從來沒徬徨過嗎? 他對他的信仰一直都是那麼理直氣壯嗎?葉牧師是怎樣走上宣教之路的呢?且看本欄後續報導。

本報記者:洪存正特稿

http://www.oklocal.com/austin/group/taiwanchurch.htm


葉明翰從算命先生到牧師

(見證人:美國德州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葉明翰,資料來源:基督徒生活網)

在我出生的那年代,老一輩總是要找算命師來為孩子造命書、排流年,我父親也沒例外。當我的八字一排出來,嘩。。我剋父、剋母、剋兄、剋弟。。

母親懷我時,我兄姐得急病死了、母親也生病,生下我後,母親又連續生了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全都在一歲時就死了。

我真正上無兄長、下無弟妹。我十歲那年,父親罹患胃癌、拖了五年後去世,這下我意識到自己果真是家裡的 “大剋星” 了。

從此,我開始認真研究命學,想知道為什麼能這麼準,更重要的是想找出改變自己命運的辦法,於是後來我成了業餘的算命師、小有名氣。

就在這時我發現自己得了病,病情與我父親一模一樣,我曾想盡辦法、要用命學原理使自己免於死、但卻於事無補,最後我選擇自盡。

動手自殺時,上帝竟向我顯現與呼召,我回應了祂的呼召,把我將死的生命、軟弱的殘軀奉獻在祂手中。很奇妙的是我竟不藥而癒、而我這 “大剋星”後來竟到處宣揚福音、使人『重生』。上帝很幽默!

按一般想法,受教育越多的人、應該越不會去算命,然而看看今日,從政界顯要、民意代表到工商人士等各階層,都有不少人沉迷其中。若是不靈不驗、算命這玩意哪能大行其道呢?真有鬼!!

這些年,經高級知識份子深入研究、推算,甚至寫下程式輸入電腦,使這一行如虎添翼,加上報章雜誌又大肆渲染,竟演變到無法遏止。

誰都知道一個原理,一定先有「真」、才有「假」的出現,而且假貨一定極盡模仿真品、才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這向來是魔鬼推銷自己的手段。

就是因為真有命運,魔鬼才能從中動手腳啊!若我們去查考聖經對命運的啟示,那麼我們就能分辨真假了。

大多數去算命的人,可能出於好奇、或想確定有利的人生目標,不然就是力求解脫當時面臨的困境與厄運。。而為何人會有厄運呢?

因為「罪」破壞了一切。

自從亞當夏娃墮落後,魔鬼的權勢進入了這世界,人就受其陰險控制。每年黃歷銷售量很多,因為人每天都要看這些邪靈的鬼臉色過生活。

命學並不告訴你生存的價值,它探測你今生將發生的事,卻不能扭轉之,更不給你永恆的盼望。。魔鬼讓人認定命運的終局就是死,讓人只寄望此生。

通常家裡若有喪事,抬死者到大廳前,得先拿籮筐或白布將神桌上的神明偶像和神主牌遮蓋起來、迴避死者。為什麼呢?因他們無能。生死不是他們管的。

所以人轉而注重改運。例:下監的人回家,家人煮豬腳麵線給他吃啦、或要他剃頭,以及有人在正月到廟宇「安太歲」。然後呢?請看下面的故事:

有位工程師在一九九二年移民到巴西,他的母親特地到廟裡請了一尊神明送兒子,希望兒子一家透過神明的保佑,可以事事順利、年年平安。

過了兩年,他們在巴西買新房子,他母親很高興、趕緊寄一本黃歷給他們,在電話中教媳婦一定要好好看黃歷,選個好日子好時辰才可以搬進去。

禁忌很多,實在繁瑣,但為想平安無事、不給老人家掛心,所以勉力為之。

搬好後,開心請人(可能其中有肖鼠的,犯忌囉)到家裡烤肉,工程師出外補貨,過馬路時明見有車過來,但他的腳就是停不下來,結果車禍斷腿。

豈有此理!為什麼人活的這麼沒有尊嚴?連哪一天搬家都要看魔鬼的臉色和規矩?只要無心觸犯一點點,就逃不過厄運?

於是,工程師夫婦決定不要那種鬼神明了,他們自己把黃歷和偶像通通除掉。後來到教會去聽道、信主,經歷了從魔鬼權勢得釋放的自由、喜樂和平安。

沒錯,因為生命是上帝創造的,所以只有祂能醫治、改變,給人新生命。

我當傳道人時,有位長老娘十七歲的女兒一連幾天關在房裡哭、不吃飯不上學,問她為什麼,她說:「我就要死了,吃飯上學有什麼用?」。。

原來,這女孩讓班上同學算命(那同學將她的過去算的真準),又說她十七歲時會有個大劫數、穩死無疑。我親自向她做見證,說上帝怎麼救我越過死亡、至今我擁有的是一個新的有盼望的生命。

這女孩受感動信主後,哈哈。。她不但活超過十七歲、並結婚生子移居國外,事隔二十多年、如今我們都還保持連繫呢! 感謝主!


一九九六年六月初,靈異之風大吹,世界日報報導,台灣媒體出現招攬遊客到陰間旅行的廣告。有人認為那不過是集體催眠,也有人說那是廣義的民俗療法。

千百年來,『觀落陰』成了民間用來與另一世界溝通的管道,但這其中有矛盾。鄉親們一直努力為死去的親人做功課,花大把大把鈔票請道士作法超渡、破地獄,希望死者不受地獄之苦、去得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若超渡有效,那麼陰府裡哪裡還能見到親人呢? 矛盾!

若真有輪迴轉世,又何必那麼在意陰宅風水好壞呢?聖經這句話就點出輪迴的錯誤了:『雲彩消散而過,照樣、人下陰間也不再上來』(伯 7:9)。

魔鬼的國度也相當有組織的,魔鬼管理屬牠的人、各人都存有檔案。所以靠邪靈算命的人對人過去的事可以說的很準,原因在此。

台中某教會有位長老事業成功,當然他自己很清楚那是神的恩典,但同行的人卻逕把這長老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交給一位『仙人』去算,想知道他為何走運。

那『仙人』算了很久很久說:『對不起!我找不到他的資料,無話奉告』。這些同行覺得很希奇,到底這長老是何許人物ㄚ,連算命的都找不到他的資料?

哈哈。。原來,信主的人已不在魔鬼國的檔案裡了(被除名了),『仙人』找不到基督徒的命去算、基督徒的戶口遷入上帝永生國度去了。

『算命』這行業,若不是瞎掰、就是靠鬼在賺骯髒錢。

此外,魔鬼也透過民俗禁忌、巫術等等轄制人心。幾千年下來,這已經成為一股很大的力量,深深影響社會、牽制民間生活的各個層面。

小時候,常聽大人警告小孩:『不可用指頭指神明』,犯大忌哦、神明會生氣,而神明一生氣大家就遭殃了(真覺得神明作風像極了流氓強盜)。

有時小孩懵懂無知、犯到神明,晚上就發高燒,老祖母和媽媽就得趕緊賠罪去,向神明磕頭說好話、用牲禮討好牠。

我們不可忽視這股來自隱密處的黑暗權勢。魔鬼能顯靈來指點人的迷津、治病(練法輪功者最明顯得益)、或讓人獲得財利。

牠先給甜頭、以此為餌迷惑人心,擴展牠邪惡的勢力。那麼跟隨魔鬼的結果到底會怎樣呢?請來看看下面兩個見證吧!

台中縣一位非常有名的中醫師到廟裡拜拜時,『神明』忽然附身抓住他,要他做乩童。然後『神』了。。

許多人有病得醫治,尤其是那些疑難雜症、或醫院醫生都無法處理的病。這間廟因中醫師的來到而遠近馳名,大賺錢。

可是他自己的家庭反而災禍連連。他大兒子生來就殘廢,大女兒一天無來由帶著自己兩個孩子自殺,二女兒啞巴,二兒子本來最正常,後來也殘廢了。

這位醫生是在魔鬼利誘和恐嚇之下,勉強與牠共舞,但最後是身心疲憊、家庭悲慘。後來他決志信主,擺脫魔掌、經歷了屬天的平安。

無兒無女的陳寶桂在四十歲時婚姻失敗,心情非常沮喪,一天走過台北蘭州街,看見一家神壇,她就走進去、盼能得到『神明』的一些指點。

不料,邪靈就附她身上,使她失去意志、渾身顫抖、成了乩童。二十多年來,她的一口牙齒在起乩時抖的格格作響、也一顆顆抖光了。

最慘的是,那邪靈不按規矩、想來就來,有時半夜來、有時吃飯時來,上街走路也來,連洗澡時也不放過她。牠一來、寶桂就開始抖、又跳又叫,人人都以為她瘋了,三次送她到精神病院,但檢查正常、只好再把她送回來。

甚至她退休不當乩童後,那邪靈還是死纏著她,寶桂只好請法力更強的法師來為她驅邪作法,最後,鏡子、蚊帳都貼滿符咒,但依然無效。

她被鬼纏的很痛苦,幾次自殺,『很不幸』又被人救回來。鄰居實在可憐她、就對她說:『不然試試耶穌吧』!是這樣我才認識她的。

她信主那晚,我們也到她家清除所有偶像和滿屋的符咒,求主耶穌的寶血潔淨,宣告耶穌已經在這個家做王掌權,求主差遣天使四圍安營、保護寶桂。

從那時起,邪靈不敢再來干擾寶桂,她才真正得自由。哈利路亞!

請不要以為『鬼』是人想出來的喔,就算你一心否定牠存在ㄚ,牠依然亂給你看、搞的你全家雞犬不寧。

一九六三年,我在新竹當傳道,那年的四月廿五日、中華日報報導『竹東、人稱豆芽王』的張先生家中(家中拜神明喔)鬧鬼。

原來張先生從事豆芽菜生意、賺了不少錢,後來買了一棟房子,預備在二樓栽培豆芽菜,全家的起居生活就在樓下,這樣既能安居又能樂業。

搬家的第一天晚上,他們聽見樓上有人走動、及搬桌椅的聲音。起先,他以為是有人故意搗蛋,於是決定和他十八歲的兒子拿支手電筒上樓守夜。

一過半夜,忽見牆上一團青色的磷火,他們一開手電筒,那光消失,手電筒關後,磷火又出現,而且開始走動、並追趕他們父子、最後把他們趕下樓。

從此,家裡出現更多怪現象,怎樣請道士作法驅鬼也沒用。最糟糕的是,他們所培養的豆芽菜,一發芽就爛,這下連養家生計都遭到威脅了!

鄰居勸他們報警處理,警察局於是派兩位警員夜裡帶槍去一探究竟,那晚,磷火仍舊出現,兩位警察也通通被磷火趕下樓去。

張先生走投無路、只好到教會來了。我和林長老一進他家,嘖嘖。。那陰森淒冷的空氣真是令人很不舒服。

我告訴他們全家人:『不是我們有什麼特殊法力,而是宇宙真神能使鬼降伏。除非你們信靠耶穌,不然我們和普通人一樣,不能為你們做什麼』。

後來,他們信了耶穌,魔鬼被驅逐、張家恢復平靜。

仔細看看你四周,我們鄉親一生膜拜神明、謹守民俗禁忌,最終目的無非是要平安喜樂過日子。但有嗎?請仔細思量吧!

怎樣才能趨吉避凶呢?怎樣才能得真自由,不再怕犯、沖、克、煞呢?真神是哪一個呢?誰真正恐嚇我們、把我們綁死了呢?

醒醒吧!醒醒吧!三合一神之外、全是魔鬼,要信就要信真神上帝!

http://tw.myblog.yahoo.com/little-angel/article?mid=59489&prev=59562&next=59345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罹患青光眼不自知 及早就醫效果好

更新日期:2009/01/21 13:16 中時健康 李世泓/台北報導

Q.視力突然模糊、燈光周圍會見到彩虹似光暈,可能患有什麼眼疾?

正解:青光眼

青光眼是因為患者的眼睛看起來是青綠色的,所在日本又稱為「綠內障」。青光眼又分兩種,分別為隅角開放型和閉鎖型,國人以後者居多。眼壓高造成視神經萎縮及視野變化是青光眼的成因但有少數患者為低眼壓性青光眼。此外,受傷、網膜血管阻塞、糖尿病、先天性結構異常、白內障、虹彩炎、類固醇等皆會造成青光眼。

醫師在診斷青光眼包括眼壓、視神經、隅角鏡、視野、角膜厚度及視神經厚度等檢查,治療則分為藥物、雷射及手術。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青光眼的用藥又可分為降低房水生成藥物及增加房水排放藥物,醫師會根據病患的情況給予一種或多種藥物,其中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會影響心血管及支氣管,因此心臟疾病或氣喘的患者,應主動告知醫師。

至於雷射治療,可避免手術危險性或延緩手術時間。在藥物及雷射無法控制或控制不良時,醫師才會考慮手術,但近年來由於技術的進步,青光眼手術成功率大為增加,也可早期接受手術治療,以確保眼壓的穩定性。

但是可怕的是,患有青光眼的民眾大多數不知罹病,直到視野窄縮甚至末期中心視野只剩5度才就醫。張正忠表示,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情況如能及早就醫,通常治 療效果良好。慢性青光眼則需要長期控制、定期追蹤,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隨著病情不同給予適當的治療。所以,患者最好找可信賴、固定的醫師,以便完全 了解用藥的情況及病情變化,不再讓視神經及視野繼續破壞下去。

患者須遵照醫師指示的時間、次數服用藥物及眼藥水,為達到最大治療效果,兩種藥物應間隔五分鐘,點完藥時可壓住眼頭,防止藥水流入喉嚨。將藥水放置陰涼處, 不要曝曬於陽光下。另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會使眼壓升高,除了平常定期測量眼壓外,在其他科求診時,應告知醫師青光眼病史,多一點耐心好好用藥,可避免 眼盲的發生。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8&id=4478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快樂的15個習慣!

日本暢銷醫界作家,現今九十七歲,仍活躍於診療工作的日野原重明。其蓬勃朝氣本於對他人的細心關懷、不輕易向疾病低頭、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心生氣餒、從天天發生的事件中悟出樂趣。其人生如此智慧圓融的原點,就蘊藏在他的一顆心與生活習慣裡。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日野原一直在提倡,「自己的健康自己捍衛」的運動。
他仔細研究一下有哪些習慣對自己有好處,既然知道有好處,就要養成「毫不遲疑、當下實行」的行動力。

攝取品質不佳的食物、食用過多鹽分、抽菸、過量飲酒、食用太多動物性脂肪、黃綠葉菜類攝取太少、運動不足……,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壞習慣,日野原建議,若能夠及早轉個方向,待年長或年老之時,便不會染上所謂的「成人病」。

也就是說,許多疾病都是長年以來的壞習慣所造成的。

日 野原向來認為「成人病」之名,應該更改為較具行動力、自發力的「習慣病」才對(英語為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經過了他二十年的倡導,日本終於在平成八年(一九九六年),更名為「生活習慣病」。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
習慣1 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
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習慣2 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

正面的想法比一切都重要。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於習慣有如此定義:「所謂習慣就是不停重覆的動作」。 養成對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種必須要培養的新習慣。用這樣柔軟的思考方式試著重組我們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覺到從明天開始的每一日,更為光輝、明亮。
習慣3 挑戰新事物。
如果在年輕時就養成挑戰新事物的習慣,發覺自身才華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一生中就可以看見無數次繁花盛開的瑰麗風景。日野原說, 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
習慣4習慣鍛鍊自己的專注力。
日野原強調,一個人有專注力,看起來就會非常朝氣蓬勃,但如果缺乏專注力,什麼事都無法順利進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棄,」日野原說。

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為了鍛練自己的專注能力,日野原採用的方法是──無論多麼短暫的時間也要有效利用,絕對不可白白浪費。
日 野原建議對於生活時間不太固定、或已經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人,時間再如何充裕,也要在一天當中固定抽出三小時左右,完全用在研讀或自己的興趣上。台南建築 工作者毛森江每天也只排三分之二的工作行程,另外三分之一時間約三個小時,他都拿來讀書。他所設計的住宅,書房一定扮演一個相當主體的角色,讓全家人都可 以在一個書房長桌上讀書。
習慣5 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
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
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
義工之心與義工精神
日野原也建議可以憑藉一顆溫暖的義工之心,造就出一種人格。
一面充分利用義工活動,在平衡自己生命的同時,又可以過著充滿彈性、愉快的生活。人並不會因歲月的積累而枯萎,反而會更加成熟。為了朝成熟之路邁進,各方面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日野原建議要努力培養思考的習慣。
習慣6 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
習慣7 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日野原也想對大家說的是,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習慣8 比八分飽再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
習慣9 對飲食不要過於神經質。
每天清晨,日野原都會喝一杯加了橄欖油的蔬菜汁。這種自製飲料可以穩定膽固醇值,又可以在忙碌的上午,輕鬆地補充體力與能量。這個習慣,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以上。晚餐常會有聚會或晚宴,這種場合的料理多含有過量油脂,到處充滿了卡路里攝取過量的危險。遇到這種情況,日野原都會先從沙拉開始取用。但他建議偶爾有宴席時,對美食也不用過於敏感,多吃一點,過幾天少吃一點,讓多出的一、兩公斤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習慣10 能走路就走路。
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電扶梯。
習慣11 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
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 即時找不到人一起去運動,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自然就會碰到一些運動同好。
習慣12 正面思考。
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 要讓心靈變得更平靜、豐富,該如何做才好呢? 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習慣13 調節壓力。
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
許多人釋放壓力的方法,是尋求宗教信仰,把煩惱、憂慮交給上帝。張孝威長年信仰基督教,自己的妹妹還是牧師,他說,一個人不能過度自信,他認為很多經營者出現問題,是因為過度自信,他做個基督徒,可以將憂慮交給上帝,不會累積在心裡。
曾 有一個患者告訴日野原,他已經厭倦了充滿壓力的上班生涯,退休後想要在溫暖的土地上,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但是,當如願搬到計劃中的區域,過著完全沒有壓 力的生活後,他每天在無所事事當中,卻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到了最後,身體崩壞、精神狀況也變得極為不穩定。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 上也終會產生病狀。
習慣14 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創作的《青鳥》是一齣著名的戲劇。故事的梗概是「千山萬水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最後,卻發現牠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好端端地待在家中」。青鳥欲訴說的就是,所謂的幸福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
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
習慣15 不要盲目、非理性地遷就於習慣。
不管是藉由寫日
快樂的15個習慣!
日本暢銷醫界作家,現今九十七歲,仍活躍於診療工作的日野原重明。其蓬勃朝氣本於對他人的細心關懷、不輕易向疾病低頭、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心生氣餒、從天天發生的事件中悟出樂趣。其人生如此智慧圓融的原點,就蘊藏在他的一顆心與生活習慣裡。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日野原一直在提倡,「自己的健康自己捍衛」的運動。
他仔細研究一下有哪些習慣對自己有好處,既然知道有好處,就要養成「毫不遲疑、當下實行」的行動力。
攝取品質不佳的食物、食用過多鹽分、抽菸、過量飲酒、食用太多動物性脂肪、黃綠葉菜類攝取太少、運動不足……,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壞習慣,日野原建議,若能夠及早轉個方向,待年長或年老之時,便不會染上所謂的「成人病」。

也就是說,許多疾病都是長年以來的壞習慣所造成的。
日 野原向來認為「成人病」之名,應該更改為較具行動力、自發力的「習慣病」才對(英語為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經過了他二十年的倡導,日本終於在平成八年(一九九六年),更名為「生活習慣病」。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 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
習慣1 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
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習慣2 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

正面的想法比一切都重要。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於習慣有如此定義:「所謂習慣就是不停重覆的動作」。 養成對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種必須要培養的新習慣。用這樣柔軟的思考方式試著重組我們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覺到從明天開始的每一日,更為光輝、明亮。
習慣3 挑戰新事物。
如果在年輕時就養成挑戰新事物的習慣,發覺自身才華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一生中就可以看見無數次繁花盛開的瑰麗風景。日野原說, 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
習慣4習慣鍛鍊自己的專注力。
日野原強調,一個人有專注力,看起來就會非常朝氣蓬勃,但如果缺乏專注力,什麼事都無法順利進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棄,」日野原說。

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為了鍛練自己的專注能力,日野原採用的方法是──無論多麼短暫的時間也要有效利用,絕對不可白白浪費。
日 野原建議對於生活時間不太固定、或已經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人,時間再如何充裕,也要在一天當中固定抽出三小時左右,完全用在研讀或自己的興趣上。台南建築 工作者毛森江每天也只排三分之二的工作行程,另外三分之一時間約三個小時,他都拿來讀書。他所設計的住宅,書房一定扮演一個相當主體的角色,讓全家人都可 以在一個書房長桌上讀書。
習慣5 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
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
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
義工之心與義工精神
日野原也建議可以憑藉一顆溫暖的義工之心,造就出一種人格。
一面充分利用義工活動,在平衡自己生命的同時,又可以過著充滿彈性、愉快的生活。人並不會因歲月的積累而枯萎,反而會更加成熟。為了朝成熟之路邁進,各方面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日野原建議要努力培養思考的習慣。
習慣6 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
習慣7 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日野原也想對大家說的是,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習慣8 比八分飽再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
習慣9 對飲食不要過於神經質。
每天清晨,日野原都會喝一杯加了橄欖油的蔬菜汁。這種自製飲料可以穩定膽固醇值,又可以在忙碌的上午,輕鬆地補充體力與能量。這個習慣,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以上。晚餐常會有聚會或晚宴,這種場合的料理多含有過量油脂,到處充滿了卡路里攝取過量的危險。遇到這種情況,日野原都會先從沙拉開始取用。但他建議偶爾有宴席時,對美食也不用過於敏感,多吃一點,過幾天少吃一點,讓多出的一、兩公斤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習慣10 能走路就走路。
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電扶梯。
習慣11 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
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 即時找不到人一起去運動,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自然就會碰到一些運動同好。
習慣12 正面思考。
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 要讓心靈變得更平靜、豐富,該如何做才好呢? 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習慣13 調節壓力。
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
許多人釋放壓力的方法,是尋求宗教信仰,把煩惱、憂慮交給上帝。張孝威長年信仰基督教,自己的妹妹還是牧師,他說,一個人不能過度自信,他認為很多經營者出現問題,是因為過度自信,他做個基督徒,可以將憂慮交給上帝,不會累積在心裡。
曾 有一個患者告訴日野原,他已經厭倦了充滿壓力的上班生涯,退休後想要在溫暖的土地上,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但是,當如願搬到計劃中的區域,過著完全沒有壓 力的生活後,他每天在無所事事當中,卻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到了最後,身體崩壞、精神狀況也變得極為不穩定。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 上也終會產生病狀。
習慣14 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創作的《青鳥》是一齣著名的戲劇。故事的梗概是「千山萬水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最後,卻發現牠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好端端地待在家中」。青鳥欲訴說的就是,所謂的幸福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
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
快樂的15個習慣!
日本暢銷醫界作家,現今九十七歲,仍活躍於診療工作的日野原重明。其蓬勃朝氣本於對他人的細心關懷、不輕易向疾病低頭、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心生氣餒、從天天發生的事件中悟出樂趣。其人生如此智慧圓融的原點,就蘊藏在他的一顆心與生活習慣裡。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日野原一直在提倡,「自己的健康自己捍衛」的運動。
他仔細研究一下有哪些習慣對自己有好處,既然知道有好處,就要養成「毫不遲疑、當下實行」的行動力。
攝取品質不佳的食物、食用過多鹽分、抽菸、過量飲酒、食用太多動物性脂肪、黃綠葉菜類攝取太少、運動不足……,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壞習慣,日野原建議,若能夠及早轉個方向,待年長或年老之時,便不會染上所謂的「成人病」。

也就是說,許多疾病都是長年以來的壞習慣所造成的。
日 野原向來認為「成人病」之名,應該更改為較具行動力、自發力的「習慣病」才對(英語為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經過了他二十年的倡導,日本終於在平成八年(一九九六年),更名為「生活習慣病」。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 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
習慣1 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
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習慣2 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

正面的想法比一切都重要。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於習慣有如此定義:「所謂習慣就是不停重覆的動作」。 養成對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種必須要培養的新習慣。用這樣柔軟的思考方式試著重組我們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覺到從明天開始的每一日,更為光輝、明亮。
習慣3 挑戰新事物。
如果在年輕時就養成挑戰新事物的習慣,發覺自身才華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一生中就可以看見無數次繁花盛開的瑰麗風景。日野原說, 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
習慣4習慣鍛鍊自己的專注力。
日野原強調,一個人有專注力,看起來就會非常朝氣蓬勃,但如果缺乏專注力,什麼事都無法順利進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棄,」日野原說。

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為了鍛練自己的專注能力,日野原採用的方法是──無論多麼短暫的時間也要有效利用,絕對不可白白浪費。
日 野原建議對於生活時間不太固定、或已經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人,時間再如何充裕,也要在一天當中固定抽出三小時左右,完全用在研讀或自己的興趣上。台南建築 工作者毛森江每天也只排三分之二的工作行程,另外三分之一時間約三個小時,他都拿來讀書。他所設計的住宅,書房一定扮演一個相當主體的角色,讓全家人都可 以在一個書房長桌上讀書。
習慣5 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
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
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
義工之心與義工精神
日野原也建議可以憑藉一顆溫暖的義工之心,造就出一種人格。
一面充分利用義工活動,在平衡自己生命的同時,又可以過著充滿彈性、愉快的生活。人並不會因歲月的積累而枯萎,反而會更加成熟。為了朝成熟之路邁進,各方面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日野原建議要努力培養思考的習慣。
習慣6 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
習慣7 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日野原也想對大家說的是,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習慣8 比八分飽再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
習慣9 對飲食不要過於神經質。
每天清晨,日野原都會喝一杯加了橄欖油的蔬菜汁。這種自製飲料可以穩定膽固醇值,又可以在忙碌的上午,輕鬆地補充體力與能量。這個習慣,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以上。晚餐常會有聚會或晚宴,這種場合的料理多含有過量油脂,到處充滿了卡路里攝取過量的危險。遇到這種情況,日野原都會先從沙拉開始取用。但他建議偶爾有宴席時,對美食也不用過於敏感,多吃一點,過幾天少吃一點,讓多出的一、兩公斤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習慣10 能走路就走路。
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電扶梯。
習慣11 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
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 即時找不到人一起去運動,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自然就會碰到一些運動同好。
習慣12 正面思考。
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 要讓心靈變得更平靜、豐富,該如何做才好呢? 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習慣13 調節壓力。
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
許多人釋放壓力的方法,是尋求宗教信仰,把煩惱、憂慮交給上帝。張孝威長年信仰基督教,自己的妹妹還是牧師,他說,一個人不能過度自信,他認為很多經營者出現問題,是因為過度自信,他做個基督徒,可以將憂慮交給上帝,不會累積在心裡。
曾 有一個患者告訴日野原,他已經厭倦了充滿壓力的上班生涯,退休後想要在溫暖的土地上,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但是,當如願搬到計劃中的區域,過著完全沒有壓 力的生活後,他每天在無所事事當中,卻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到了最後,身體崩壞、精神狀況也變得極為不穩定。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 上也終會產生病狀。
習慣14 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創作的《青鳥》是一齣著名的戲劇。故事的梗概是「千山萬水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最後,卻發現牠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好端端地待在家中」。青鳥欲訴說的就是,所謂的幸福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
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
習慣15 不要盲目、非理性地遷就於習慣。
不管是藉由寫日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
日野原一直在強調,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是,並不是要大家盲目、毫無理性地固執於一件事。有時候,描繪出一幅美麗願景之後,才發現到今天為止的習慣,與這樣的願景格格不入。這種時候,彈性改變一下思考方式,再營造出另一種適合的習慣就好了。
人生就是不斷檢視過往習慣的過程。在台灣,很多人不斷自我反思,企圖走出一條新路。如 同日野原重明在書中所說的:「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 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人類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日復一日、重複千百回的行動,形成新的習慣。選擇新習慣與否,靠的是人類的 意志。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對你而言,人生的清晨也許已過,但是人生的午後還長得很,你要如何走呢?
習慣15 不要盲目、非理性地遷就於習慣。
不管是藉由寫日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
日野原一直在強調,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是,並不是要大家盲目、毫無理性地固執於一件事。有時候,描繪出一幅美麗願景之後,才發現到今天為止的習慣,與這樣的願景格格不入。這種時候,彈性改變一下思考方式,再營造出另一種適合的習慣就好了。
人生就是不斷檢視過往習慣的過程。在台灣,很多人不斷自我反思,企圖走出一條新路。如 同日野原重明在書中所說的:「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 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人類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日復一日、重複千百回的行動,形成新的習慣。選擇新習慣與否,靠的是人類的 意志。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對你而言,人生的清晨也許已過,但是人生的午後還長得很,你要如何走呢?
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
日野原一直在強調,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是,並不是要大家盲目、毫無理性地固執於一件事。有時候,描繪出一幅美麗願景之後,才發現到今天為止的習慣,與這樣的願景格格不入。這種時候,彈性改變一下思考方式,再營造出另一種適合的習慣就好了。
人生就是不斷檢視過往習慣的過程。在台灣,很多人不斷自我反思,企圖走出一條新路。如 同日野原重明在書中所說的:「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 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人類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日復一日、重複千百回的行動,形成新的習慣。選擇新習慣與否,靠的是人類的 意志。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對你而言,人生的清晨也許已過,但是人生的午後還長得很,你要如何走呢?

從電焊女工到Google台灣總經理

商業周刊 第984期 2006-10-02 撰文者:林宏達

從履歷表看,北一女到史丹佛,她是菁英中的菁英、社會定義的幸運兒,從張成秀的生平看,這些成果卻是她從命運手中奪下的果實。她是誰?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Google台灣區總經理?

張成秀擅長行銷,喜歡用創意創造新潮流。

九月二十五日,台灣Google業務總經理張成秀正式上任。攤開她的履歷表,就像是一幅台灣企業菁英的完美速寫:北一女儀隊隊長、台大外文系畢業, 接著拿到史丹佛MBA學位,回台加入微軟,擔任微軟在台灣第一次最重要的產品Windows 95上市計畫的負責人……一個接一個的成就,怎麼看,她都像是個上天眷顧的幸運兒。

但她的成長過程,卻是另一個極端。她小學時父親去 世,開始過著被債主逼債的日子,為了還債,她甚至到電焊工廠當女工籌措學費。當她事業初成,準備到美國矽谷發展時,一場意外的車禍卻把她的母親撞成植物 人,讓她只得把家從矽谷再搬回台灣,重新出發。她的成功,其實是挑戰命運的戰利品。

「Google只要最好的人。」一位熟悉Google徵人流程的傳播產業高階主管表示,Google光是發給兩岸三地獵人頭公司,說明新總經理必須符合何種資格的說明文件,就長達數頁。

今年初,Google為了徵三名工程師,收到了一千份履歷表,最後通過四層審查入選的三人,甚至包括國立大學的副教授。要在它旗下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張成秀今年四十三歲,從小學開始,貧窮、挑戰和意外輪流找上她,卻始終無法阻止她達成目標。

貧窮磨出高成就動機 為考進台大,幾乎不睡覺

貧窮,是她遇到的第一個逆境。她的父親原本是玩具貿易商,還當過第一屆玩具公會理事長,小學一、二年級時,她是擁有各式新奇玩具的小公主。「那時候,家裡的工廠有幾百坪大。」張成秀的大嫂、大好書屋總編輯胡芳芳說。

沒想到石油危機改變了這一切。石油價格暴漲,塑膠玩具成本三級跳,公司營運困難,最後終於宣告破產,張成秀的父親不但因此入獄,幾年之後也抑鬱而終。「我還記得在他葬禮上,我們小孩站在他旁邊,我盯著他的遺體一直看,無法相信我心目中的巨人、安全的靠山,居然就這樣倒下了!」她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為文回憶父親過世的打擊。

父親過世,一早開門,債主就等在門外。胡芳芳說,張成秀的媽媽為撫養三名小孩,做過清潔工、傭人,曾在台大附近一家餐廳洗碗,洗到手皮都爛了。「母親從早 工作到半夜兩點,」張成秀在部落格上的文章中曾回憶,每到半夜,她總是會黏著媽媽,母女倆穿過永和的暗巷,到河邊洗衣。

看過媽媽淚流滿面的臉,她著急自己怎麼幫不上忙,但媽媽一邊洗衣服,會一邊用江蘇鄉音唱歌鼓勵她:「小嘛小兒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風雨打,只怕老師罵我懶呀,沒有學問,無臉見爹娘!」半夜洗衣的場景,怎麼都忘不掉。

為了生存,她不但小學就開始打工,幫忙還清向雜貨店賒的帳,還做過家庭工廠的塑膠花、耶誕燈泡;為了賺註冊費,她甚至曾到代工廠當過生產線上的焊接裝配女工。

「我那時就腦海中清楚的浮現我要追求的目標:就是考上我聽過最好的學校,北一女及台大外文系!」張成秀曾在部落格貼文回憶,她案頭前貼著台大外文系幾個大字,一想睡覺就打自己或捏自己大腿。「她哥哥說,考大學時,幾乎沒看她睡過覺。」胡芳芳說。

「她很聰明,念書卻很有Discipline(紀律),不會靠小聰明走捷徑。」她在台大外文系的直屬學妹、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秘書郭珊珊說。
靠著訂定計畫和苦讀,張成秀最後拿到張心洽基金會獎學金,到史丹佛念MBA學位。對一名貧家女孩來說,這幾乎是她所能追求的最高學歷頂峰,是什麼動力驅使她一直向前?

讀 研究所的那一年,她到矽谷的P&G(寶僑企業)申請實習,主考官問她:「你為什麼要這麼拚命?(What drove you to work so hard?)」張成秀當時楞了一下,接著想起媽媽的臉,竟在主考官面前哭了出來,因為她的努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讓媽媽過好日子。

讓Win 95在台上市一炮而紅 常半夜打電話留言給自己

從史丹佛畢業後,張成秀選擇加入台灣微軟,台灣微軟的第一次大規模產品發表——「Windows 95和Office95」的上市發表計畫,張成秀就是跨部門的計畫協調人。

當時完全沒人做過大規模的軟體上市行銷計畫,但張成秀還說服老闆,讓Office 95和Windows 95一起上市,整合兩個團隊的資源。現任Autodesk亞洲最大開發中地區行銷總監的陳國桂回憶:「她是個很有創意的人。」

他們曾經想找飛機拖著Windows 95的標誌在台北的天空上飛,也想過在當時最高的新光三越大樓掛上微軟標誌。想到的點子越多,身為計畫協調人,張成秀要解決的困難也越多,每次財務、工程、行銷等各單位遇到問題,張成秀就要分頭跟各單位開會,一人分飾多角。

「我最佩服的,認識她十幾年來,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從沒看她Burn out(透支)過。」思科市場部資深協理程文燕說,這個計畫從Windows 95上市前一年就開始,「那一年,我們幾乎每天工作十五到十八小時。」即使如此,她每天還是笑臉迎人。

因為要處理的事太多,張成秀甚至養成一個習慣:半夜打電話給自己。要是半夜醒過來,想到明天有重要待辦事項,她就會撥電話到自己在公司的語音信箱留話提醒自己。而她放鬆自己的方式,就是坐計程車上班途中讀《聖經》解壓。

那一年,Windows 95賣得非常好,當時圖形介面的作業系統,還有IBM的OS2和蘋果電腦的麥金塔系統,Windows 95推出第一年就賣出二十五萬套。

根據資策會的統計,那一年視窗作業系統的市占率,從三七%跳升到五一%。張成秀也獲得總部頒發「遠東區Windows 95最佳上市獎」,沒多久,Windows系統的市占率就上升到九成,幾乎完全消滅對手。


二○○○年時,張成秀原本計畫移民美國,因此離開微軟,在矽谷的PDA公司Handspring找到負責國際行銷的工作,沒想到,命運之手再次改變她的人生軌跡。

「二○○三年四月,我婆婆被一輛機車撞傷,成為植物人。」胡芳芳永遠忘不了那一天。聽到消息,張成秀很快辭去工作,把全家都搬了回來,看到的卻是生命垂危的媽媽全身插滿管子。「一開始,醫生都說很危險。」胡芳芳說。

自行研究看護 將植物人媽媽救回來

張 成秀開始研究起照顧病人,一點一點的把媽媽從險境救回來,慢慢拔掉胃管、尿管,最後她發現,媽媽無法說話,其實是因為供應氧氣的氣切管壓抑聲帶,她上網在 日本找到一種少見的氣切閥,請醫生幫忙安裝。最後原本被判定極重度障礙的植物人媽媽,不但開口叫人,經過三年努力更把所有管子都拔掉。

不 過,回到台灣,打亂了張成秀原有的計畫,她在工作上遇到更難纏的挑戰。二○○三年,她進入電信業,接任台灣大哥大預付卡事業處資深處長,上任不到三個月, 政府突然宣布要兩張證件才能辦一張預付卡。原本以外勞為主的預付卡市場,「馬上掉了三成到一半,」台灣大公共事務處處長阮淑祥說。

「她 很快面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台灣大預付卡事業處副理林永豐觀察,張成秀重新定義需求,推出以兒童為主的放心預付卡,「其他業者都跟進推出類似的兒童用 預付卡服務。」阮淑祥說。現在台灣大有一半的預付卡來自兒童市場,是最早成功避開法規對預付卡市場衝擊的電信業者。

在台灣大的日子, 張成秀蠟燭三頭燒,丈夫在新竹的半導體公司上班,她必須留在台北照顧生病的媽媽,解決女兒的適應問題,還得面對電信公司複雜的技術問題、適應本土企業文 化。二○○五年底,張成秀選擇留職停薪半年,專心陪伴女兒。幾個月後,Google的獵人頭公司代表找上了她。

張成秀將帶領台灣Google往何處去?在她正式面對媒體前,答案不會公開。但可以確定,網路廣告市場將是她人生另一個巨大挑戰,對早已習慣在逆境發光的張成秀來說,這個挑戰來得正是時候。

在逆境中發光~張成秀=55:53

眼睛乾澀、模糊 小心乾眼症找上門


Q.眼睛「口渴」了嗎?下列有哪項治療方式可改善乾眼症

正解:鼻孔栓塞術。

乾眼症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一種眼疾,患者常會覺得眼睛乾乾澀澀的,在看電視或使用電腦的時候,會有異物感、灼熱感或刺痛感,甚至產生短暫視力模糊現象,有可能是乾眼症所造成的不適,而天天幾乎都與電腦為伍的年輕人、上班族,都是罹患乾眼症的高危險群。

由 於眼睛內的淚液分泌量不足、淚液蒸發過多或淚液分佈不均勻,進而使眼睛表面無法保持濕潤。台南成大醫院眼科主任曾順輝醫師指出,多數上班族一到辦公室打開 電腦後,眼睛一整天都盯著螢幕看,長期下來導致眼睛疲勞,出現乾眼症、眼睛酸澀與近視度數暴增的情形增多,嚴重時甚至導致角膜病變而影響視力。

正 常的眼睛上有一層淚液,覆蓋在眼球表面,這層淚液由內而外又可細分為脂肪層、水樣層及黏液層等三層。這三層都可能因分泌不足而造成乾眼症,其中又以佔淚液 90%的水樣層的量與乾眼症關連性較大,其較常見的治療方式,是以人工淚液來補充淚液水樣層的量,來達到濕潤眼睛的目的,另外,因淚液會經由淚孔、淚管及 鼻淚管而排入鼻腔,亦可透過淚孔栓塞術,以封閉淚孔的方式,減少淚液的排出。

淚孔栓塞術是一種安全、簡單的方式,能有效改善乾眼問題,且進 行栓塞雙眼也只需兩分鐘。曾順輝指出,一般可分為短效型及長效型兩種,短效型即是在有效時間內,約一至兩個月可改善症狀,時效一過則會自行溶解而失去效 力;新式的長效型淚孔栓塞材質為感溫性聚合體材質,長約1公分,寬0.05公分,植入淚孔於人體體溫高於32度時,會自行轉為凝膠狀,且縮短至0.2公 分,並隨個人淚孔大小膨脹,不會有早期的矽膠材質植入前須擴張淚孔,以及測量淚孔大小的問題。

再者,聚合體材質的栓塞物再植入後也不會有矽膠材質上蓋凸出的問題,想移除時,再以淚管沖洗的方式輕鬆移除;因此聚合體材質植入過程的有效舒適安全簡易是近來乾眼患者的理想選擇。

  最後曾順輝提醒民眾,不論是看電視或使用電腦時,最好每半小時就離開座位動一動,或使用熱敷方式促進眼部血液循環,讓眼部肌肉放鬆;若出現眼睛酸澀或視力模糊的症狀,應儘早至醫院接受詳細的檢查與矯正,再者,正確的作息與生活習慣,才是避免眼睛疲勞發生的最好方法。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8&id=4462

膝蓋養生

很不錯的保健資訊,請三、四、五年級同學都能研讀一遍,或許能改變一些錯誤的觀念。

走路曬太陽遠離退化性關節

根據統計,全台灣年逾50歲的中老年人,每2人就有1人罹患不等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一走路就痛,不少人因而整天待在家裡,一動也不敢動,導致症狀惡化速度加快,最後真的走不了。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高雄醫學大學骨科副教授陳勝凱指出,每個人都會老化,關節也是一樣,使用到某種程度後,就會因磨耗而退化。一旦出現這種又名骨關節炎的退化性關節炎時,患者必須要有正確認知,才不會讓症狀急遽惡化下去。

陳勝凱表示,正常人骨頭與骨頭接觸的地方,就是關節軟骨,正常的軟骨組織光亮平滑,但隨著年紀增長,軟骨過度磨耗,軟骨碎片掉入關節腔內並在關節腔內刺激關節囊,製造過多的關節液,引發紅腫熱痛,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從光片看來,正常的關節軟骨面平滑光亮,一旦關節磨損,就會出現凹陷。

有些病情嚴重者,軟骨磨損的附近甚至會有骨刺增生情形。不管怎樣,關節炎通常以四大症狀表現,一是疼痛;二是關節變形、腫脹;三是晨起感覺僵硬,下床運動後,症狀稍稍緩解;四是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音。就疼痛這項而言,如果是 O型腿的人,身體重量大都落在關節內側,這個部位較易出現磨損及疼痛。相反的,X型腿的關節疼痛幾乎都出現在外側,且腳愈歪,變形愈厲害,也就愈痛,少有例外。

運動增強軟骨海棉作用陳勝凱說,軟骨就像一塊吸滿水分的海棉,當我們走路時,腳往下踩那一刻,身體重量往下壓,軟骨裡面的關節滑液就會被擠出;腳往上提,來自身體的重量消失,關節滑液又回吸到軟骨裡面,形成一個動態平衡。就在關節滑液進進出出之際,營養成分才能進入軟骨組織裡面,維持軟骨的健康。問題是,大 多數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一來怕痛,二來也擔心運動會增加關節的磨損,不敢走動,整天就坐著不動,軟骨缺乏關節滑液帶來營養成分的滋潤,時間一久當然出現更大 的問題。

為此,陳勝凱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四種症狀時,就應特別留意,並去除損關節」的錯誤觀念。他強調,適度的運動可增強軟骨的海棉作用,藉著不斷流進流出關節滑液,既可帶給軟骨營養,保持濕潤,關節周圍的肌腱也會增強,減少軟骨磨損的機率。

在所有運動中,陳勝凱認為走路是中老年人最佳的選擇,如果覺得自己的平衡感還不錯,騎自行車、跳舞、游泳等有氧運動,也不妨試試看。但他強調,這些運動應融入日常生活中,不要一曝十寒,而應隨時為之,但若正處於關節疼痛之際,就不要勉強去運動,以免症狀更加惡化。此時,不妨以「三隻腳」來替代兩隻腳,拄著枴杖來分擔身體重量,讓軟骨及關節獲得更充分的休息。

每天至少應走路半小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任蕭國川也認為,屬節律性運動的走路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最佳選擇,每天至少走個半小時,如果持續走12個小時以上,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當然可以繼續走下去。

如果有更多時間,他建議患者定期到健身中心,請教練協助訓練股四頭肌的強度。蕭國川解釋,股四頭肌是大腿膝蓋周邊的大塊肌肉,愈強壯,愈能吸收膝關節撞擊的力道,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游泳及騎自行車,也是相當好的運動。蕭國川指出,患者在水中游泳時,受到浮力影響,關節受力較小;騎上自行車,大多數體重落在臀部,膝蓋受力較少,也不失為不錯的運動。

多曬陽光防止骨質流失在日常運動之餘,陳勝凱建議這些患者也要多曬曬太陽,因為陽光可將維生素D活化為 D3,增加鈣質吸收,有效防止骨質流失,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出現。

當然,除了維持適當運動,蕭國川建議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試著服用硫酸鹽葡萄糖胺製品來減少軟骨的磨損。從多年來的臨床觀察,他發現三分之一患者吃了這類製品後有效,可少受點苦。

Monday, January 19, 2009

Memorial Park Bking Trail, Houston, Texas

Hermann Park, Houston, Texas, USA

耶魯大學訂營養指標

耶魯大學訂指標~食物營養1到100分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提出食物營養指標,可能對食物營養標示起了革命性改變,同時讓注重健康的消費者不再無所適從。
以下是部分食物的營養品質:

指標,得分從 1 100 分,分數愈高表示食物的營養品質愈高

100
分:青花菜藍莓秋葵莢柳橙綠豆
99
分:鳳梨小蘿蔔夏南瓜
96
分:蘋果綠色甘藍菜番茄
94
分:克萊門氏小柑橘西瓜
93
分:芒果紅洋蔥
91
分:新鮮無花果葡萄香蕉脫脂牛奶

89
分:酪梨
88
分:燕麥
87
分:大西洋鮭魚片
82
分:大西洋比目魚片鯰魚片鱈魚片鯽魚片
81
分;牡蠣旗魚排

75
分:對蝦
71
分:蛤蜊

64
分:魚安魚康魚片
52
分:全脂牛奶
51
分:干貝多寶魚片
50
分:義大利麵食
49
分:罐裝豌豆
48
分:去皮的火雞雞胸肉
45
分:梅乾
39
分:去骨的雞胸肉柳橙汁
36
分:龍蝦
35
分:豬里脊肉
34
分:牛腹肉
31
分:土雞的雞胸肉小牛排小牛牛腿排
30
分:牛的里脊肉雞腿
28
分:去骨豬排雞翅膀小羊腰部的肉排小羊腿
27
分:葡萄乾
24
分:綠橄欖
23
分:培果花生醬
21
分:青花菜濃湯有鹽味的烘烤花生
18
分:荷包蛋
17
分:瑞士起司
15
分:低糖的汽水
13
分:全瘦的培根
11
分:椒鹽捲餅
10
分:黑巧克力
9
分:白麵包
7
分:義大利蒜味香腸
5
分:熱狗
4
分:起司泡芙
3
分:牛奶巧克力
2
分:蘋果派薄的脆餅乾
1
分:汽水冰棒

Sunday, January 18, 2009

將情緒「物歸原主」

有沒有莫名其妙被罵,委屈憤怒不已的經驗?

有沒有因做錯事被父母、老師、主管甚至朋友罵的狗血淋頭的經驗?

你怎麼去面對這些情緒呢?

壓抑?埋怨?計較?憤怒?吵架?

情緒其實是一種不成系統的雜念或習性.

是累積在我們心裡面. 拉拉雜雜. 骯骯髒髒. 鬼鬼祟祟的念頭

如果情緒一直悶在心裡出不來. 就會在身體裡胡亂打轉.

像鬧鬼一樣這樣的暗鬼是很可怕的

我們在遇到困擾而有煩惱時,可以先分析狀況,

並告訴自己受到他人的曲解或冤枉,已經是不舒服的事,

如果自己再生氣,猶如受到二度傷害,是雙倍的不划算

外在的環境是無所謂安定或不安定的.

我們內心世界的感受. 才對我們的情緒有決定性的影響

該怎麼面對、處理?

遇到讓人生氣的情況時

別人罵你,你聽到了;別人打你一個耳光,你也可以感覺得到。

但是這時候也應該認知到,

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性格、想法、情緒,

他罵的、打的,都是他自己的,不是我的。

心不隨境轉. 境就能夠隨著心轉

例如某人把我罵得狗血淋頭,我就想:「這是某某某在罵我。」

這樣就夠了. 因為是他在罵我,不是我自己罵自己.

他罵我,如果罵的有道理,就是應該的.

如果罵的沒道理,是他沒道理,

並不是我沒道理我又何必生氣呢?

在人際關係裡、職場智慧裡又或是感情世界裡,你都能優遊自在嗎?

朋友間的誤會、上司的責罵、同事間的相處、情人的任性……

你都有足夠的智慧去化解情緒嗎?

http://tw.myblog.yahoo.com/jw!Ra18H0aCGB0rzRb0XB_x/article?mid=14446&prev=-1&next=14443

總有一些東西是無價的

我認識一位醫生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裡放一個小水焐子焐手,使自己的手始終保持熱乎乎的。並不是他格外地怕冷,而是他要確保每一個到他這裡來看病的人,遇到的都是一雙溫暖的手。 他說,用溫暖的手給病人看病,可以讓病人感到安心、信賴,可以激發病人治癒疾病的信心。


我聽說過一位農婦,她的家住在路邊在一個災荒年,不少人因為缺少食物而四處流浪。一天,一位衣裳襤褸、非常飢餓的流浪漢走進農婦家,請求讓他幹一份活來換一頓飯吃。農婦看了看他又看了老院子裡的那垛木柴說:「正好那邊有一垛木柴攔路,請幫我移一下」。當流浪漢把那垛木柴移好時,農婦已經把噴香的飯菜準備好了。但那流浪漢並不知道,在那個貧寒的季節裡,那垛木柴已經被移來移去移了好多次了。


我還知道一位擦鞋童他最喜歡聽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的琴聲。當這位小提琴家來到擦鞋童所在城市裡來演出時,這位擦鞋童想設法湊錢買了一張最便宜的票。

小提琴家知道了這件事,演出結束後,就找到這位擦鞋童,問擦鞋童需要什麼幫助?擦鞋童回答說:「我只想聽聽您的琴」小提琴家感動之餘,將心愛的小提琴贈送給了這位小知音。


30年後,小提琴家再次來到這座城市演出,設法找到了當年的擦鞋童。在貧困的日子,有許多人出高價要買他的小提琴,都被他拒絕了;小提琴家再次問他需要什麼幫助,他的回答依然和30年前一樣: 我只想聽聽您的琴聲。


我很清楚,醫生的診費是有價的,農婦做的飯菜是有價的,小提琴是有價的。

但我更清楚,醫生那雙手上的溫暖是無價的,農婦融在飯菜裡的仁慈是無價的,擦鞋童對琴聲的癡愛是無價的。

我還清楚,

娛樂是有價的,但幸福是無價的;

禮品是有價的,但健康是無價的;

禮物是有價的,但情誼是無價的;

房子是有價的,但家是無價的;

財富是有價的,但愛是無價的。

只要我們心存一份對生活永遠不變的熱情,這世間,總有一些東西是無價的。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TV2peqTSU9EuukLQc0c/article?mid=5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