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重要 紅肉醣類易致癌 by 編譯胡毓玲 20150102
醫學界多年前即發現食用紅肉與癌症風險有關,如今科學家破解關鍵連結,指出紅肉中的特殊的「Neu5Gc」醣類分子,是增加罹癌的主因。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SD)研究發現,牛、羊、豬等紅肉中天然存在Neu5Gc醣類,會導致實驗鼠罹患惡性腫瘤,這項研究不涉及致癌物或人工誘發癌症,從而暗示紅肉攝取與癌症發生之間的關鍵聯繫。
過去學界研究表明,人類長期食用紅肉會增加罹癌風險,例如胰臟癌或肺癌等,如今這項發表於「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突破性研究,終於解開多年謎題。
分子醫學榮譽教授瓦爾基(Ajit Varki)主導這項研究,他說:「這是我們首次透過模擬人體內真實情況,直接證實了餵食人體沒有的Neu5Gc以及誘導抗體,會促進小鼠體內癌症自然發生。」
為了證實假說,團隊設計了一種小鼠模擬人體,這種小鼠缺乏Neu5Gc以及產生抗Neu5Gc的抗體,當小鼠被餵食這種醣類後,都出現了系統性炎症,自發性腫瘤形成增加五倍,除此之外,Neu5Gc還在腫瘤內累積。
研究團隊對普通食物進行系統調查,他們發現紅肉是人類飲食中Neu5Gc的主要來源,由於人體本身不含這種特定醣類分子,當其透過血液循環至全身組織後,人體視其為外來分子,進而引發免疫反應,不斷產生抗體導致發炎,目前學界已知,慢性炎症正與癌症腫瘤形成有關。
瓦爾基表示,動脈硬化與第二型糖尿病皆屬於慢性炎症疾病,這項發現或許也能解釋食用紅肉與這些疾病的潛在關聯。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ancer.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ancer.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January 3, 2015
防癌20年 150萬美國人存活 by編譯李玉焜 20150102
防癌20年 150萬美國人存活 by編譯李玉焜 20150102
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最新報告,由於過去20年癌症死亡率下滑,全美至少有150萬人躲過死神召喚。
據本周發表的最新報告,自1991年以來,癌症死亡率大減22%,若癌症死亡率如同1940年到1991年期間持續上揚,據估計,將有107萬1600名男性與44萬7700名女性,因癌症死亡。
美國癌症協會將癌症死亡率下滑歸因於吸菸人口下滑、癌症預防、早期癌症偵測與治療等技術的進步。
美國癌症協會醫療長巴利(Otis Brawley)表示:「我們可以這樣說吧!由於我們持續努力防癌,150萬名美國人免於一死。」他說:「若能消除如吸菸、過度肥胖、高熱量飲食或運動量不夠等致癌因素,未來20年癌症發生率將再減20%。」
巴利補充:「過去20年因防癌有成,包括戒菸等,近80萬人在第一時間讓癌症免於發生,約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與尼古丁有關。」
由於男性吸菸人口大於女性,因戒菸而免於罹癌的情況在男性人口中更明顯。
癌症死亡率的下滑幅度也有州際差別。某些州的改善程度超越其他州,東北部州死亡率大幅下滑,南部州降幅最小,例如,華府地區死亡率大減33%,奧克拉荷馬州卻只降9%。
但抗癌之戰尚未成功,美國癌症協會預估,今年將有165萬8370人罹癌,其中有58萬9430人死亡,平均每年有1600人因癌症而死。
醫生紐斯(Michael Neuss)指出:「美國癌症協會的發現是好新聞,但還有更多事要做,我們必須持續改善癌症預防、偵測及治療,特別應改善那些中低階層民眾所受的醫療待遇。」
他說:「這些改善讓人眼睛一亮,但仍不夠,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高興已有初步成果。」
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最新報告,由於過去20年癌症死亡率下滑,全美至少有150萬人躲過死神召喚。
據本周發表的最新報告,自1991年以來,癌症死亡率大減22%,若癌症死亡率如同1940年到1991年期間持續上揚,據估計,將有107萬1600名男性與44萬7700名女性,因癌症死亡。
美國癌症協會將癌症死亡率下滑歸因於吸菸人口下滑、癌症預防、早期癌症偵測與治療等技術的進步。
美國癌症協會醫療長巴利(Otis Brawley)表示:「我們可以這樣說吧!由於我們持續努力防癌,150萬名美國人免於一死。」他說:「若能消除如吸菸、過度肥胖、高熱量飲食或運動量不夠等致癌因素,未來20年癌症發生率將再減20%。」
巴利補充:「過去20年因防癌有成,包括戒菸等,近80萬人在第一時間讓癌症免於發生,約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與尼古丁有關。」
由於男性吸菸人口大於女性,因戒菸而免於罹癌的情況在男性人口中更明顯。
癌症死亡率的下滑幅度也有州際差別。某些州的改善程度超越其他州,東北部州死亡率大幅下滑,南部州降幅最小,例如,華府地區死亡率大減33%,奧克拉荷馬州卻只降9%。
但抗癌之戰尚未成功,美國癌症協會預估,今年將有165萬8370人罹癌,其中有58萬9430人死亡,平均每年有1600人因癌症而死。
醫生紐斯(Michael Neuss)指出:「美國癌症協會的發現是好新聞,但還有更多事要做,我們必須持續改善癌症預防、偵測及治療,特別應改善那些中低階層民眾所受的醫療待遇。」
他說:「這些改善讓人眼睛一亮,但仍不夠,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高興已有初步成果。」
抗癌新法 讓癌症自我毀滅 by 編譯胡毓玲 20150102
抗癌新法 讓癌症自我毀滅 by 編譯胡毓玲 20150102
化療與放療是臨床醫學最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現在科學家揭露新突破,分別透過特殊蛋白質與擾亂生理時鐘兩種途徑,送癌細胞上斷頭台。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醫學院研發的「蛋白質療法」能讓癌細胞「走向自我毀滅」。目前學界已找到一種特殊抗腫瘤蛋白質「53BP1」,研究團隊找出某種能增強癌細胞修復能力的特定基因,在療程中減少這種基因出現頻率,讓癌細胞變得格外脆弱無所遁形。 這種名為「UbcH7」的基因,具有特殊修復損壞DNA的功能,讓癌細胞遭受放射破壞後,能依照最有效途徑進行修補。研究人員發現,只要減少這種基因的出現,癌細胞便無法修復,53BP1的抗腫瘤力量即顯著飆升,可望做為現有療法的補強。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則利用小分子擾亂癌細胞生理時鐘,至終殺死癌細胞。這種名為「6-thiodG」的小粒子能抑制癌細胞的端粒脢(telomerase)分泌,讓端粒不斷縮短,進而阻止癌細胞分裂而死亡。過去癌症藥物也有抑制端粒酶的作用,但是長時間使用對身體有害,而新粒子則沒有這項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只要使用小劑量的6-thiodG,實驗鼠體內腫瘤即呈現明顯萎縮,同時沒有嚴重後遺症產生,顯示此方法直攻癌細胞,但對正常細胞無害,成果相當良好,由於幾乎所有癌細胞會分泌端粒酶,這項發現對日後癌症的臨床治療是一大突破。 | |
class
="newline"> |
20150102=幹細胞隨機突變…患癌症 2/3是運氣差 by 編譯胡毓玲
幹細胞隨機突變…患癌症 2/3是運氣差 by 編譯胡毓玲
傳統思維下,罹癌與否和家族病史有相當大的關係,但一份新研究卻徹底顛覆這個觀念,說之所以罹患癌症,是「運氣不好」。這份研究指出,高達三分之二的癌症,是由幹細胞分裂引起「隨機突變」造成,與家族病史或不良生活習慣關聯有限。
華爾街日報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醫學院在「科學」(Science)期刊2日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總體而言,人體幹細胞分裂時隨機發生的基因突變,「是罹癌主因,比遺傳或外在環境更重要」。這項研究發現,成人癌症約三分之二肇因於細胞分裂時發生隨機突變,其餘三分之一才是環境或遺傳基因導致。但學者認為,民眾仍應建立健康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 量化3因素
這份名為「罹癌的惡運」(The bad luck of cancer),由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腫瘤學教授沃格斯坦(Bert Vogelstein)和生物數學助理教授托馬塞蒂(Cristian Tomasetti)聯合發表。沃格斯坦指出:「所有癌症皆由運氣、環境和遺傳等三項因素造成,我們建立一個模組,有助量化此三項因素如何導致癌症生成。」
研究團隊從已發表科學研究中找出數種幹細胞,針對乳房與攝護腺以外的31種組織類型,比較這些組織內幹細胞的分裂率,與美國人一生中這些組織罹癌風險之間的關連。
結果顯示,包含白血病、胰臟癌、睪丸癌、骨癌、卵巢癌與腦癌在內的22種癌症主因為隨機突變,比率高達三分之二;至於大腸癌、皮膚癌、肺癌等其餘九種癌症,主要受遺傳與高風險環境與致癌物影響,僅占三分之一,顛覆傳統醫界觀念。
沃格斯坦表示,研究抽菸或其他不佳的生活型態因素會使罹癌風險增加,「然而許多類型癌症的主因為癌症驅動基因突變的壞運,與生活型態和遺傳因素無關」。
及早發現 成為治療關鍵
托馬塞蒂強調,皮膚癌與肺癌等癌症,與環境因子有直接關聯,有些老菸槍或過度日曬者之所以沒得癌症,只是因為運氣好,人們切勿因為這項結果而開始大量吸菸、飲酒或曬日光浴,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仍相當重要。
這項研究顯示「單純改變生活型態」並無法有效抗癌,研究人員表示,由於多數罹癌出於隨機,及早發現與治療成為關鍵,因此開發新檢查技術應屬重點。
傳統思維下,罹癌與否和家族病史有相當大的關係,但一份新研究卻徹底顛覆這個觀念,說之所以罹患癌症,是「運氣不好」。這份研究指出,高達三分之二的癌症,是由幹細胞分裂引起「隨機突變」造成,與家族病史或不良生活習慣關聯有限。
華爾街日報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醫學院在「科學」(Science)期刊2日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總體而言,人體幹細胞分裂時隨機發生的基因突變,「是罹癌主因,比遺傳或外在環境更重要」。這項研究發現,成人癌症約三分之二肇因於細胞分裂時發生隨機突變,其餘三分之一才是環境或遺傳基因導致。但學者認為,民眾仍應建立健康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 量化3因素
這份名為「罹癌的惡運」(The bad luck of cancer),由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腫瘤學教授沃格斯坦(Bert Vogelstein)和生物數學助理教授托馬塞蒂(Cristian Tomasetti)聯合發表。沃格斯坦指出:「所有癌症皆由運氣、環境和遺傳等三項因素造成,我們建立一個模組,有助量化此三項因素如何導致癌症生成。」
研究團隊從已發表科學研究中找出數種幹細胞,針對乳房與攝護腺以外的31種組織類型,比較這些組織內幹細胞的分裂率,與美國人一生中這些組織罹癌風險之間的關連。
結果顯示,包含白血病、胰臟癌、睪丸癌、骨癌、卵巢癌與腦癌在內的22種癌症主因為隨機突變,比率高達三分之二;至於大腸癌、皮膚癌、肺癌等其餘九種癌症,主要受遺傳與高風險環境與致癌物影響,僅占三分之一,顛覆傳統醫界觀念。
沃格斯坦表示,研究抽菸或其他不佳的生活型態因素會使罹癌風險增加,「然而許多類型癌症的主因為癌症驅動基因突變的壞運,與生活型態和遺傳因素無關」。
及早發現 成為治療關鍵
托馬塞蒂強調,皮膚癌與肺癌等癌症,與環境因子有直接關聯,有些老菸槍或過度日曬者之所以沒得癌症,只是因為運氣好,人們切勿因為這項結果而開始大量吸菸、飲酒或曬日光浴,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仍相當重要。
這項研究顯示「單純改變生活型態」並無法有效抗癌,研究人員表示,由於多數罹癌出於隨機,及早發現與治療成為關鍵,因此開發新檢查技術應屬重點。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14
癌細胞 翻轉她的飲食觀
「有沒有看到我店門口種的盆栽多健康,因為它們天天跟著我喝精力湯。」逗弄著新發的嫩葉,早餐店老闆娘林麗圓笑著介紹著她的盆栽,而眼前這盆由數種植物組成的「植物叢」,確實株株茂綠、朝氣地映著熱辣的陽光。
★早餐店開17年 難免用加工食材
「因為我每天喝自己打的精力湯,洗杯子時為了不浪費,就順便幫它們澆水,想不到長得那麼好。」林麗圓自乳癌確診至今已過了兩個年頭,生活中改變最多的是飲食習慣,她現在都盡量吃食物最原本的樣子,也避免吃過度加工的食品。和過去截然不同。
經營早餐店已17年的林麗圓說,當初什麼也不懂,開早餐店沒有多想,就是直接跟加盟總店訂食材。雖然覺得加工食材不太健康,進的品項不多,也自己選用較好的油,不像其他店用的桶裝油,但長久以來全家就這樣吃著,也不以為意。
★問題出在食物 開始研發養生餐
後來醫師告訴她,她生病是因為荷爾蒙改變,層層推敲後,發現很可能就是飲食上出了問題。治療後,她因緣際會參加了癌症基金會的癌友全飲食計畫,從此開始認真品嘗食物最原本的味道,才驚覺飲食竟能造成身體如此大的差異。
改變飲食後,人健康、清爽許多。她也把計畫所學應用到早餐店,慢慢退掉加工食材,改用天然的食物如有機黃豆、糙米、燕麥等研發養生早餐。「我這條命用了納稅人那麼多錢,做這些健康早餐希望能回饋社會,就算不敷成本也沒關係。」
★摸到四顆腫瘤 確診乳癌三期
但在這些改變之前,開朗的林麗圓挺過的,是多年勞心勞力的照顧者生活以及與病相依的苦痛。
回想自己生病的過程,她說罹癌並非毫無預兆,因為自己身形豐腴,月經長年不太準時,量也不穩,但確診前六個月,月經突然變得很準,還伴隨惡心和嘔吐,差點以為自己懷孕。本來還覺得高興,怎麼老了月經才準。
後來發現事有蹊蹺,是因林麗圓平時在家有定期檢查乳房的習慣。她某天檢查時,一壓竟摸到尖尖的米粒狀硬塊,當下心想不妙,趕緊就醫。醫師一檢查,發現半年來竟長了四顆腫瘤,確診為乳癌第三期。
「我當時第一個想法是,啊!被我抓到了!」因為在摸到硬塊的當下心裡早就有底,林麗圓全程都很平靜,反倒先生哭成了淚人兒。先生葉灝說,「我情緒反應比較大,因為覺得她健康得像牛一樣,怎麼可能會出事情。」
★一年半療程 她修正生活步調
葉灝說,確診後,他覺得有些愧疚,是不是讓老婆太辛苦了才會生病?他心疼地說,妻子一直以來都扮演著照顧者的角色,早期幫忙他照顧年邁的母親、患思覺失調症的妹妹,還當寄養家庭照顧其他孩子。
因是第三期,林麗圓很快便接受手術,歷經開刀、28次放療、51次標靶治療和化療,前前後後花了一年半,才終於做完所有療程。
且因體型關係,她接受化療的劑量比一般人還重。除了虛弱、疲勞、心跳飛快,「頭髮是一定要掉的啦!」她開朗地說。當時常嘔吐,走太快也吐、喝太多也吐、吃太油也吐,要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生活步調,症狀才慢慢改善。
★感激家人陪伴 學會自己放鬆
林麗圓說,治療雖辛苦,但感謝先生全程陪在身旁,讓一切不那麼難熬。「護士小姐說我狀況都很好,可能跟家人陪、心情穩定有關,很多人做化療的症狀非常多,但我挺好的,還可以買菜、料理三餐,可見家人支持真的很重要。」
「有時轉念一想,誰不生病?生不一樣的病而已。」這場大病不只讓林麗圓看得更開,也讓生活有所轉折,以前要顧家人、早餐店和寄養家庭,根本沒有自己。病後她決定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放慢生活步調,累了就休息,厭煩了就放自己幾天假四處走走,「因為最好的醫師就是吃喝玩樂。」
現在女兒也開始接手家裡的早餐店,林麗圓說,除了繼續努力開發更健康的菜單,她希望之後可以回鄉找塊地耕作,從消費者回歸到生產者,從源頭開始種些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和先生過慢慢的、優閒的下半輩子。
-----------
●抗癌鬥士小檔案
林麗圓
年齡:47歲
職業:早餐店老闆娘
給病友的一句話:內心要快樂,正向思考會帶來無比力量;要感恩,懂得放下,人生才能重新開始。
★早餐店開17年 難免用加工食材
「因為我每天喝自己打的精力湯,洗杯子時為了不浪費,就順便幫它們澆水,想不到長得那麼好。」林麗圓自乳癌確診至今已過了兩個年頭,生活中改變最多的是飲食習慣,她現在都盡量吃食物最原本的樣子,也避免吃過度加工的食品。和過去截然不同。
經營早餐店已17年的林麗圓說,當初什麼也不懂,開早餐店沒有多想,就是直接跟加盟總店訂食材。雖然覺得加工食材不太健康,進的品項不多,也自己選用較好的油,不像其他店用的桶裝油,但長久以來全家就這樣吃著,也不以為意。
★問題出在食物 開始研發養生餐
後來醫師告訴她,她生病是因為荷爾蒙改變,層層推敲後,發現很可能就是飲食上出了問題。治療後,她因緣際會參加了癌症基金會的癌友全飲食計畫,從此開始認真品嘗食物最原本的味道,才驚覺飲食竟能造成身體如此大的差異。
改變飲食後,人健康、清爽許多。她也把計畫所學應用到早餐店,慢慢退掉加工食材,改用天然的食物如有機黃豆、糙米、燕麥等研發養生早餐。「我這條命用了納稅人那麼多錢,做這些健康早餐希望能回饋社會,就算不敷成本也沒關係。」
★摸到四顆腫瘤 確診乳癌三期
但在這些改變之前,開朗的林麗圓挺過的,是多年勞心勞力的照顧者生活以及與病相依的苦痛。
回想自己生病的過程,她說罹癌並非毫無預兆,因為自己身形豐腴,月經長年不太準時,量也不穩,但確診前六個月,月經突然變得很準,還伴隨惡心和嘔吐,差點以為自己懷孕。本來還覺得高興,怎麼老了月經才準。
後來發現事有蹊蹺,是因林麗圓平時在家有定期檢查乳房的習慣。她某天檢查時,一壓竟摸到尖尖的米粒狀硬塊,當下心想不妙,趕緊就醫。醫師一檢查,發現半年來竟長了四顆腫瘤,確診為乳癌第三期。
「我當時第一個想法是,啊!被我抓到了!」因為在摸到硬塊的當下心裡早就有底,林麗圓全程都很平靜,反倒先生哭成了淚人兒。先生葉灝說,「我情緒反應比較大,因為覺得她健康得像牛一樣,怎麼可能會出事情。」
★一年半療程 她修正生活步調
葉灝說,確診後,他覺得有些愧疚,是不是讓老婆太辛苦了才會生病?他心疼地說,妻子一直以來都扮演著照顧者的角色,早期幫忙他照顧年邁的母親、患思覺失調症的妹妹,還當寄養家庭照顧其他孩子。
因是第三期,林麗圓很快便接受手術,歷經開刀、28次放療、51次標靶治療和化療,前前後後花了一年半,才終於做完所有療程。
且因體型關係,她接受化療的劑量比一般人還重。除了虛弱、疲勞、心跳飛快,「頭髮是一定要掉的啦!」她開朗地說。當時常嘔吐,走太快也吐、喝太多也吐、吃太油也吐,要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生活步調,症狀才慢慢改善。
★感激家人陪伴 學會自己放鬆
林麗圓說,治療雖辛苦,但感謝先生全程陪在身旁,讓一切不那麼難熬。「護士小姐說我狀況都很好,可能跟家人陪、心情穩定有關,很多人做化療的症狀非常多,但我挺好的,還可以買菜、料理三餐,可見家人支持真的很重要。」
「有時轉念一想,誰不生病?生不一樣的病而已。」這場大病不只讓林麗圓看得更開,也讓生活有所轉折,以前要顧家人、早餐店和寄養家庭,根本沒有自己。病後她決定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放慢生活步調,累了就休息,厭煩了就放自己幾天假四處走走,「因為最好的醫師就是吃喝玩樂。」
現在女兒也開始接手家裡的早餐店,林麗圓說,除了繼續努力開發更健康的菜單,她希望之後可以回鄉找塊地耕作,從消費者回歸到生產者,從源頭開始種些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和先生過慢慢的、優閒的下半輩子。
-----------
●抗癌鬥士小檔案
林麗圓
年齡:47歲
職業:早餐店老闆娘
給病友的一句話:內心要快樂,正向思考會帶來無比力量;要感恩,懂得放下,人生才能重新開始。
黃馨祥談抗癌新法 絕症轉為慢性病 -- CBS 60 minutes
好久沒上報的華裔洛杉磯首富黃馨祥醫師(Dr. Patrick Soon-Shiong)被CBS電視台「六十分鐘」(60 Minutes)看中,12月7日晚上7時將播出專訪,介紹他自掏腰包砸10億元進行的革命性抗癌研究即將公諸於世。如能成功,將使令人聞之喪膽的絕症轉為「慢性病」。
負責專訪黃馨祥的記者是本身有醫學背景的印度裔醫師古普塔(Dr. Sanjay Gupta)。古普塔說,黃馨祥被尊為「天才」、「創造家」,和「秀王」(showman)、「蓋神」(hypester)。黃馨祥因發明治癌藥致富,如今又要自掏近10億元,意圖讓得癌症不再如同被判死形,而是可治療的慢性病。
古普塔報導,癌症一向以腫瘤所在為治療基準,所以抗癌藥分為乳癌藥和肺癌藥等。但黃馨祥打破這種觀念,改為針對腫瘤各種突變(mutation)對症下藥。黃馨祥認為,如能辨認致癌的惡性突變,每種惡性突變即等於一種疾病,只要服用治療這種惡性突變的藥即可。其他腫瘤專家則沒有這麼樂觀。北卡羅來納州李文癌症研究所(Levine Cancer Institute)所長雷海文醫師(Dr. Derek Raghavan)表示,這種想法理論上可行,但他不認為時機已成熟。他說:「我不認為我們明年即可見到成果。我認為它要成為尖端科技前,還有太多複雜困難的科學研究要做,不過這是對未來一個頗酷的點子。」
然而黃馨祥信心滿滿,他在白板畫出計畫結構,並以平板螢幕讓古普塔看到T細胞如何「吃掉」癌細胞。黃馨祥的研究團隊針對個別腫瘤畫出整個基因圖(genome),以便辨認惡性突變。以往畫基因圖需要幾個月時間,但黃馨祥團隊使用超級電腦,只要一天即可畫出。黃馨祥說:「想想看,把癌症重新分類,瞭解癌症只是許多罕見疾病。這表示你將更有機會得到更好結果並擁有生活品質,實際上希望把癌症轉為慢性病。」
負責專訪黃馨祥的記者是本身有醫學背景的印度裔醫師古普塔(Dr. Sanjay Gupta)。古普塔說,黃馨祥被尊為「天才」、「創造家」,和「秀王」(showman)、「蓋神」(hypester)。黃馨祥因發明治癌藥致富,如今又要自掏近10億元,意圖讓得癌症不再如同被判死形,而是可治療的慢性病。
古普塔報導,癌症一向以腫瘤所在為治療基準,所以抗癌藥分為乳癌藥和肺癌藥等。但黃馨祥打破這種觀念,改為針對腫瘤各種突變(mutation)對症下藥。黃馨祥認為,如能辨認致癌的惡性突變,每種惡性突變即等於一種疾病,只要服用治療這種惡性突變的藥即可。其他腫瘤專家則沒有這麼樂觀。北卡羅來納州李文癌症研究所(Levine Cancer Institute)所長雷海文醫師(Dr. Derek Raghavan)表示,這種想法理論上可行,但他不認為時機已成熟。他說:「我不認為我們明年即可見到成果。我認為它要成為尖端科技前,還有太多複雜困難的科學研究要做,不過這是對未來一個頗酷的點子。」
然而黃馨祥信心滿滿,他在白板畫出計畫結構,並以平板螢幕讓古普塔看到T細胞如何「吃掉」癌細胞。黃馨祥的研究團隊針對個別腫瘤畫出整個基因圖(genome),以便辨認惡性突變。以往畫基因圖需要幾個月時間,但黃馨祥團隊使用超級電腦,只要一天即可畫出。黃馨祥說:「想想看,把癌症重新分類,瞭解癌症只是許多罕見疾病。這表示你將更有機會得到更好結果並擁有生活品質,實際上希望把癌症轉為慢性病。」
Sunday, December 14, 2014
「放療」治癒前列腺癌
2009年上半年,家庭醫生為我例檢時發現,我的PSA指標為9.5,而正常指為4以下,建議我轉秘尿專科檢查,並為我聯繫波士頓塔夫茨大學附屬醫院。秘尿科醫生看了驗血報告,作了簡單肛門指檢,詳細詢問我的情況,約期進行穿刺取樣化驗。切片報告顯示,我患的是前列腺癌。我感到震驚,陷入一片茫然。
該院秘尿外科全美排列於前十位,很有名氣。主治醫生是一位副教授。據他說,我的病情還屬於中期,只要PSA沒有異常情況,不用手術切除。目前尚無治療前列腺癌的特效藥,如排尿不暢,可服用緩解利尿藥,但治標不治本。我對他的診斷深信不疑。
醫生建議治療方法:一,手術切除;二,放射治療;三,前列腺內植入原子芯片,讓它慢慢幅射四周,殺死癌細胞;四,繼續跟蹤觀察,三個月檢驗一次血,半年進行一次例檢。此外,他還推薦冷凍療法,但效果並不明顯。我權衡得失,手術治療能一次性根治,但恐留尿失禁後遺症;放療周期太長,就醫麻煩,也不現實。我已到坐七望八的耄耋之年,為此,我選擇繼續跟蹤觀察。
★男性腺體 常見疾病
據統計,美國老年人中每六個男人就有一個罹患前列腺癌,居男性癌症之首。前列腺又稱攝護腺,在直腸之前,膀胱之下。它圍繞著尿道,是男人專有的腺體。前列腺癌,就是該腺體的惡性腫瘤。初期癌症與前列腺肥大相似,都有尿頻、尿急、尿不盡現象,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
前列腺癌,是屬小的腫瘤,生長緩慢,留在前列腺裡,有的與病人「和平共處」,相安無事,大部份病人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患此病;即使不治療,也不因此病而致命。所以說,關鍵是看年齡,並不是所有前列腺癌的病人都要接受治療,尤其老年男性。
在此後五年中,我先後做了四次切片活檢,兩次骨骼檢查,都證明癌細包還沒有轉移,只是PSA小幅上升,最高時上升到24。有些患者PSA數值是10,甚至20以上,沒有癌變。而決定性的顯示癌變程度主要看格里森指數,不能單純的PSA數值,懷疑前列腺癌變的依據,主要是看PSA變化的速度。如果PSA半年內翻了一番,說明情況惡化,急需採取措施。
切片活檢是確證前列腺癌的手段。麻醉以後用不銹鋼管插入肛門,用鑷子在球狀的前列線表面12個區間每個區間取樣一次,取其活體細胞化驗。切片時間大約只需10多分鐘,鑷子夾肉很疼痛,也只好忍著,切片過後一星期大小便見血。我第一次切片發現一個點有癌細胞,第二、第三次各發現三個點,第四次雖發現一個點,格里森指數上升為3+4級,程度中等偏上,需要治療。我已做了四次活檢,醫生講已觸底線,今後再也不能做了。
★根絕後患 放射治療
前列腺癌與其他癌不同,是隻「死老虎」。話雖這麼說,畢竟也是癌,須要當它「真老虎」打,不可掉以輕心,一旦癌細胞衝出前列腺堅韌後外膜,向周圍骨骼轉移,當骨痛才去治療就晚了。為根絕後患,我決定接受放射治療。
2013年6月,我又轉波靈頓LAHEY醫院治療,因為我兒子就該醫院旁邊公司上班。這所醫院是除波士頓外鄉鎮規模最大的醫院,秘尿、放射科醫生實力也很強。2014年2月看放射科醫生,接待我的是位華裔盧孟宗教授,他醫術精湛,態度和藹,在異國他鄉巧遇這位盧醫生感到非常高興。
盧教授告訴我,放射要做九個星期,每星期五次,共42次。我的反應有:尿頻、尿急、大便稀,放射完後能恢復如初,沒有後遺症。但必須同時注射治前列腺癌的荷爾蒙(Leuprolide),荷爾蒙是控制男性激素藥物,能軟化癌細胞。它被注射在肚臍旁皮下脂肪裡,打一針三個月,要注射二針。荷爾蒙有一些副作用。這些反應都是因人而異,有人一點反應都沒有。醫生告訴是讓我有思想準備,配合治療。
★放射期間 吃住如常
今年4月2日,醫師做放射準備,在我下腹部左右兩側及前列腺上下皮膚上做標記,塗上專用藥水。4月14日試做,翌日才進入正式進入放射階段。美國醫生就是這麼謹慎,一絲不苟,敬業精神令人折服。
放射設備是台龐然大物,CT掃瞄與放射一次完成。我9點進入放射科,先喝一杯礦泉水,預約9點20分進入放射間。待我平躺在放射床上,眼睛望著大海和藍天燈光圖案,醫生根據標記調整我身體位置後離開,進入電腦控制室,機器開始工作。只見CT從兩側伸展出來,對準下腹部順時針旋轉,不時發出「卡嚓、卡嚓」的長音,約三分鐘就完成,然後縮進原位。放射頭比篩子還大、可全方位旋轉的大型設備,對準前列腺位置逆時針旋轉,從正、反、側分7個點發出幅射線,並有「吱、吱、吱」的長音,和「嗒」一聲短音,一個點大約30、40秒,放射一次十多分鐘就走人。
放療並不痛苦,放療完就可動身,輕鬆自在,想吃什麼、想幹什麼都行,一切安照原來生活規律,反應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嚴重。放射期間,每星期看一次醫生。我做完放療沒有一點反應,這大概與我放射前每天堅持鍛鍊有關吧。每次兒子帶到我醫院後,就去公司上班,我一人留在醫院治療。放療結束,我在醫院門口乘坐巴士到老年公寓,剛好回家吃中飯。
放療結束,我又去檢驗了一次大血,報告顯示PSA下降到0.7正常範圍之內,使我重拾生活的希望。實踐證明,我選擇放療的方案是正確的。據說,經常進食紅肉(牛羊豬肉),會增加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多吃水產和禽類,合理膳食,堅持鍛鍊,能有效地預防前列腺癌。
我出身農家,文化不高,熱愛寫作,病癒精神振奮,少了後顧之憂,又可提筆畫鴉,爭取在有生之年完成四部習作《草根情結》續集,了卻我今生一樁心事。
該院秘尿外科全美排列於前十位,很有名氣。主治醫生是一位副教授。據他說,我的病情還屬於中期,只要PSA沒有異常情況,不用手術切除。目前尚無治療前列腺癌的特效藥,如排尿不暢,可服用緩解利尿藥,但治標不治本。我對他的診斷深信不疑。
醫生建議治療方法:一,手術切除;二,放射治療;三,前列腺內植入原子芯片,讓它慢慢幅射四周,殺死癌細胞;四,繼續跟蹤觀察,三個月檢驗一次血,半年進行一次例檢。此外,他還推薦冷凍療法,但效果並不明顯。我權衡得失,手術治療能一次性根治,但恐留尿失禁後遺症;放療周期太長,就醫麻煩,也不現實。我已到坐七望八的耄耋之年,為此,我選擇繼續跟蹤觀察。
★男性腺體 常見疾病
據統計,美國老年人中每六個男人就有一個罹患前列腺癌,居男性癌症之首。前列腺又稱攝護腺,在直腸之前,膀胱之下。它圍繞著尿道,是男人專有的腺體。前列腺癌,就是該腺體的惡性腫瘤。初期癌症與前列腺肥大相似,都有尿頻、尿急、尿不盡現象,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
前列腺癌,是屬小的腫瘤,生長緩慢,留在前列腺裡,有的與病人「和平共處」,相安無事,大部份病人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患此病;即使不治療,也不因此病而致命。所以說,關鍵是看年齡,並不是所有前列腺癌的病人都要接受治療,尤其老年男性。
在此後五年中,我先後做了四次切片活檢,兩次骨骼檢查,都證明癌細包還沒有轉移,只是PSA小幅上升,最高時上升到24。有些患者PSA數值是10,甚至20以上,沒有癌變。而決定性的顯示癌變程度主要看格里森指數,不能單純的PSA數值,懷疑前列腺癌變的依據,主要是看PSA變化的速度。如果PSA半年內翻了一番,說明情況惡化,急需採取措施。
切片活檢是確證前列腺癌的手段。麻醉以後用不銹鋼管插入肛門,用鑷子在球狀的前列線表面12個區間每個區間取樣一次,取其活體細胞化驗。切片時間大約只需10多分鐘,鑷子夾肉很疼痛,也只好忍著,切片過後一星期大小便見血。我第一次切片發現一個點有癌細胞,第二、第三次各發現三個點,第四次雖發現一個點,格里森指數上升為3+4級,程度中等偏上,需要治療。我已做了四次活檢,醫生講已觸底線,今後再也不能做了。
★根絕後患 放射治療
前列腺癌與其他癌不同,是隻「死老虎」。話雖這麼說,畢竟也是癌,須要當它「真老虎」打,不可掉以輕心,一旦癌細胞衝出前列腺堅韌後外膜,向周圍骨骼轉移,當骨痛才去治療就晚了。為根絕後患,我決定接受放射治療。
2013年6月,我又轉波靈頓LAHEY醫院治療,因為我兒子就該醫院旁邊公司上班。這所醫院是除波士頓外鄉鎮規模最大的醫院,秘尿、放射科醫生實力也很強。2014年2月看放射科醫生,接待我的是位華裔盧孟宗教授,他醫術精湛,態度和藹,在異國他鄉巧遇這位盧醫生感到非常高興。
盧教授告訴我,放射要做九個星期,每星期五次,共42次。我的反應有:尿頻、尿急、大便稀,放射完後能恢復如初,沒有後遺症。但必須同時注射治前列腺癌的荷爾蒙(Leuprolide),荷爾蒙是控制男性激素藥物,能軟化癌細胞。它被注射在肚臍旁皮下脂肪裡,打一針三個月,要注射二針。荷爾蒙有一些副作用。這些反應都是因人而異,有人一點反應都沒有。醫生告訴是讓我有思想準備,配合治療。
★放射期間 吃住如常
今年4月2日,醫師做放射準備,在我下腹部左右兩側及前列腺上下皮膚上做標記,塗上專用藥水。4月14日試做,翌日才進入正式進入放射階段。美國醫生就是這麼謹慎,一絲不苟,敬業精神令人折服。
放射設備是台龐然大物,CT掃瞄與放射一次完成。我9點進入放射科,先喝一杯礦泉水,預約9點20分進入放射間。待我平躺在放射床上,眼睛望著大海和藍天燈光圖案,醫生根據標記調整我身體位置後離開,進入電腦控制室,機器開始工作。只見CT從兩側伸展出來,對準下腹部順時針旋轉,不時發出「卡嚓、卡嚓」的長音,約三分鐘就完成,然後縮進原位。放射頭比篩子還大、可全方位旋轉的大型設備,對準前列腺位置逆時針旋轉,從正、反、側分7個點發出幅射線,並有「吱、吱、吱」的長音,和「嗒」一聲短音,一個點大約30、40秒,放射一次十多分鐘就走人。
放療並不痛苦,放療完就可動身,輕鬆自在,想吃什麼、想幹什麼都行,一切安照原來生活規律,反應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嚴重。放射期間,每星期看一次醫生。我做完放療沒有一點反應,這大概與我放射前每天堅持鍛鍊有關吧。每次兒子帶到我醫院後,就去公司上班,我一人留在醫院治療。放療結束,我在醫院門口乘坐巴士到老年公寓,剛好回家吃中飯。
放療結束,我又去檢驗了一次大血,報告顯示PSA下降到0.7正常範圍之內,使我重拾生活的希望。實踐證明,我選擇放療的方案是正確的。據說,經常進食紅肉(牛羊豬肉),會增加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多吃水產和禽類,合理膳食,堅持鍛鍊,能有效地預防前列腺癌。
我出身農家,文化不高,熱愛寫作,病癒精神振奮,少了後顧之憂,又可提筆畫鴉,爭取在有生之年完成四部習作《草根情結》續集,了卻我今生一樁心事。
癌後重生 他自製排毒辣果汁 -- 韓柏檉
癌後重生 他自製排毒辣果汁 -- 韓柏檉
工作再忙也要照顧健康,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柏檉,抗癌多年期間,自製「清血排毒蔬果汁」,發現能改善身體,除了添加蔬果還加上薑、肉桂等辛香料,果汁辣辣的也成特色,他也提出「in and out」的理論,要讓健康in、毒物out,強調怎麼吃,就怎麼出,吃無毒食品就能減少體內毒素。
六年前,韓柏檉被醫師診斷出得了肝癌,切除19公分的腫瘤,肝臟少了三分之二,沒多久,癌細胞轉移到肺部,再次面臨癌症的折磨,他說,從X光片中可以看到,他的肺滿是黑點,接連而來的化療、電腦刀、標靶藥物,讓他痛到最後,決定開始改變飲食習慣。
罹癌期間,他找了許多資料以及書籍,研發一套自製養生果汁,韓柏檉把它命名為「清血排毒蔬果汁」。
韓柏檉昨應邀到聯合報「愛健康系列-蔬果聯手,健康在我」活動表示,他每天打2000cc的果汁來喝,早上喝600cc,再帶500cc出門,剩下的就分給家人,或是回家再慢慢喝,他強調一定要空腹喝,空腹喝讓自己更有飽足感,現代人工作忙,總是外食解決,導致缺乏微量元素,像是礦物質、維生素,這些都可以從蔬菜水果、穀類、豆類取得。
韓柏檉表示,一開始喝可能會覺得太濃稠,可以減少食材,再慢慢增加,像他現在的食材已經使用超過30種,他的養生果汁與其他養生果汁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有添加辛香料,很多中醫師會認為喝果汁會造成身體的性質「太寒」,他的果汁反而不會,喝完肚子還有可能會熱熱的。
他說,喝養生果汁,主要目的是「促進健康」,他認為健康應該是先促進,再保養,最後一個階段才是靠醫院的健康檢查等來維持,促進健康就要從自我的食安保健開始,別因為食安風暴什麼都不吃,是要吃得對,再加上運動等維持,才能有個健康的身體。
●清血排毒蔬果汁食材:
大牛番茄一顆、甜菜根半顆、西洋芹一根、胡蘿蔔半條、蘆筍五根、菠菜一株、奇異果一顆、蘋果四分之一顆、小型檸檬一顆、鳳梨六分之一顆。
綜合莓果一碗,包含藍莓、蔓越莓、黑醋栗、覆盆子等,杏仁十顆、核桃五顆、南瓜籽一大匙。
老薑五片、薑黃粉一匙、黑胡椒粉一小匙。另可依照喜好,加上香菜、白芝麻、黑芝麻、紫色高麗菜、乾的海帶芽。
水則是加到比食材的高度少一、兩公分。
●大哭+旋轉功 韓柏檉不再壓抑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癌症抗爭多年,他感慨地說「一人生病,全家倒楣」,他發誓不願再讓「壞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中,除均衡飲食、自製果汁,情緒抒發也很重要,大病後,他不再「ㄍㄧㄥ」住(壓抑)情緒,只要遇到感動、悲傷的事鐵定「哭慘了」。
「學了一身的醫學功夫,要不是六年前被檢查出罹患癌症,這輩子也不會用到」,韓柏檉說,現代人總把工作放在健康前面,罹癌後他更加認為,「沒有任何事情比健康更重要」,特別是經歷過抗癌的辛苦過程。
他在體悟健康的重要後,自製果汁尋求身體上的健康,心靈上的健康他也不放過,他說「現在的我經常會哭慘了」,過去人們總是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現在人工作壓力已造成肝臟負擔,情緒再ㄍㄧㄥ住肝會更不舒服,如今他只要遇到傷心或感動的事情,絕不壓抑情緒,而會放聲大哭。
韓柏檉也說,有些人習慣壓抑想哭也不一定哭得出來,可透過旅行紓壓,同樣能得到心靈放鬆。
除了大哭一場,韓柏檉近期也迷上一種紓壓的方式「旋轉功」,韓柏檉說,他一天至少要轉上五十分鐘才過癮,一開始會頭暈,也會不穩跌倒,轉到熟練會全身發熱、汗流浹背。
韓柏檉說,透過旋轉的過程讓心靈慢慢沉靜,結束後再搭配大哭或大笑,舒緩心情效果事半功倍。
工作再忙也要照顧健康,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柏檉,抗癌多年期間,自製「清血排毒蔬果汁」,發現能改善身體,除了添加蔬果還加上薑、肉桂等辛香料,果汁辣辣的也成特色,他也提出「in and out」的理論,要讓健康in、毒物out,強調怎麼吃,就怎麼出,吃無毒食品就能減少體內毒素。
六年前,韓柏檉被醫師診斷出得了肝癌,切除19公分的腫瘤,肝臟少了三分之二,沒多久,癌細胞轉移到肺部,再次面臨癌症的折磨,他說,從X光片中可以看到,他的肺滿是黑點,接連而來的化療、電腦刀、標靶藥物,讓他痛到最後,決定開始改變飲食習慣。
罹癌期間,他找了許多資料以及書籍,研發一套自製養生果汁,韓柏檉把它命名為「清血排毒蔬果汁」。
韓柏檉昨應邀到聯合報「愛健康系列-蔬果聯手,健康在我」活動表示,他每天打2000cc的果汁來喝,早上喝600cc,再帶500cc出門,剩下的就分給家人,或是回家再慢慢喝,他強調一定要空腹喝,空腹喝讓自己更有飽足感,現代人工作忙,總是外食解決,導致缺乏微量元素,像是礦物質、維生素,這些都可以從蔬菜水果、穀類、豆類取得。
韓柏檉表示,一開始喝可能會覺得太濃稠,可以減少食材,再慢慢增加,像他現在的食材已經使用超過30種,他的養生果汁與其他養生果汁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有添加辛香料,很多中醫師會認為喝果汁會造成身體的性質「太寒」,他的果汁反而不會,喝完肚子還有可能會熱熱的。
他說,喝養生果汁,主要目的是「促進健康」,他認為健康應該是先促進,再保養,最後一個階段才是靠醫院的健康檢查等來維持,促進健康就要從自我的食安保健開始,別因為食安風暴什麼都不吃,是要吃得對,再加上運動等維持,才能有個健康的身體。
●清血排毒蔬果汁食材:
大牛番茄一顆、甜菜根半顆、西洋芹一根、胡蘿蔔半條、蘆筍五根、菠菜一株、奇異果一顆、蘋果四分之一顆、小型檸檬一顆、鳳梨六分之一顆。
綜合莓果一碗,包含藍莓、蔓越莓、黑醋栗、覆盆子等,杏仁十顆、核桃五顆、南瓜籽一大匙。
老薑五片、薑黃粉一匙、黑胡椒粉一小匙。另可依照喜好,加上香菜、白芝麻、黑芝麻、紫色高麗菜、乾的海帶芽。
水則是加到比食材的高度少一、兩公分。
●大哭+旋轉功 韓柏檉不再壓抑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癌症抗爭多年,他感慨地說「一人生病,全家倒楣」,他發誓不願再讓「壞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中,除均衡飲食、自製果汁,情緒抒發也很重要,大病後,他不再「ㄍㄧㄥ」住(壓抑)情緒,只要遇到感動、悲傷的事鐵定「哭慘了」。
「學了一身的醫學功夫,要不是六年前被檢查出罹患癌症,這輩子也不會用到」,韓柏檉說,現代人總把工作放在健康前面,罹癌後他更加認為,「沒有任何事情比健康更重要」,特別是經歷過抗癌的辛苦過程。
他在體悟健康的重要後,自製果汁尋求身體上的健康,心靈上的健康他也不放過,他說「現在的我經常會哭慘了」,過去人們總是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現在人工作壓力已造成肝臟負擔,情緒再ㄍㄧㄥ住肝會更不舒服,如今他只要遇到傷心或感動的事情,絕不壓抑情緒,而會放聲大哭。
韓柏檉也說,有些人習慣壓抑想哭也不一定哭得出來,可透過旅行紓壓,同樣能得到心靈放鬆。
除了大哭一場,韓柏檉近期也迷上一種紓壓的方式「旋轉功」,韓柏檉說,他一天至少要轉上五十分鐘才過癮,一開始會頭暈,也會不穩跌倒,轉到熟練會全身發熱、汗流浹背。
韓柏檉說,透過旋轉的過程讓心靈慢慢沉靜,結束後再搭配大哭或大笑,舒緩心情效果事半功倍。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14
她為什麼能治好癌症
主題:她為什麼能治好癌症
陳九妹,57歲,家住紐約布朗克斯。2009年,她檢查出乳腺癌,經過三次手術,放療,化療都不行。醫生搖著頭,無可奈何地說:“是晚期了,已經擴散到了全身,到處有腫塊,無法放療了。化療也做了幾個療程,頭髮都掉光了,也沒有好轉,最多還能活一個月了。回家吧,想吃啥就吃啥,把要做的事情料理一下。”
九妹離開了醫院,放棄了工作,該做的事都做了。體力也不夠,也不想旅遊什麼的。就買點喜歡吃的吃吃,水果各種都嘗過了。她每天上午10點走到跑馬場,呼吸一些海灘邊的新鮮空氣,再走回來,花去兩個小時。然後去BRONX HOUSE的健身房去游泳一個小時。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死神沒有降臨,她的體力還比以前好些了。
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她不僅還在,體力更好了,頭髮也長出來了。
三個月過去了,她體力恢復正常了,頭髮遮住了整個頭。
四個月過去了,她活蹦亂跳,已經不像個病人了。
一年以後,她來到醫院,醫生看見她說:“你還活著呀,真是奇跡。”通過檢查,乳腺癌沒有了,全身的腫塊也沒了,癌細胞的各項指標都正常了。徹底好了。
醫生救不了她,她卻不知不覺地自己治好了癌症。
報紙上說,癌症病人有三分之一是嚇死的,有三分之一是藥死的,有三分之一是治好了的。陳九妹是個開朗的人,沒有思想負擔,她放得下,她吃得下,她睡得著,所 以,她不會被癌症嚇死。陳九妹離開了醫院,她不化療,不放療,所以她不會被藥死。那麼她是怎樣治好了她的癌症疾病的呢?
我們知道放療,是對局部腫瘤用射線放射殺死癌細胞,同時也會對周圍的組織有殺傷力,會損壞人體好的細胞。化療時注射藥水,使體溫升高,保持一段時間,然後再 注射一種藥物,使體溫降低,再保持一段時間。體溫高到發燒,體溫低到發抖,用這樣的辦法來殺死癌細胞。可是,這樣的療法,如同受刑罰,不僅精神上收到折 磨,肉體上痛苦,藥水的毒性也會傷害人體。
但是,化療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癌細胞喜歡恒溫,它既怕熱,又怕冷。這就是為什麼四肢和心臟不容易得癌症的道 理。人生病為什麼會發高燒呢?那是你自身的免疫系統在調節體溫去殺死細菌。所以經常會發高燒的人不會得癌症。而癌症病人只會低燒,體溫略微高一點,而發不 起高燒來,這就是免疫弁鄐ㄗ洩滌暋D。如果有正常的免疫弁遄A癌細胞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陳九妹10點 多鐘,在外面跑,那時正是夏天,兩個多小時跑下來,總是熱得滿頭大汗的。這兩個小時的體溫是高的。然後,到游泳池裡去游泳,那裡的水溫是低的,空調房子, 體溫也降低了,在漂白水裡泡上一個小時,這時不僅使體溫降低,而且是在鹼性水裡。
有的義大利人用蘇打水點滴到靜脈裡去殺癌症,那麼,漂白水浸泡不也是起到 這樣的做用嗎?然後,她回家吃個午飯,睡個午覺修養身體。她這樣的安排,第一,心情好,不上班了,每天鍛煉,到跑馬場,果園海灘走一圈,一路上都是綠化 帶,有花有草。第二,空氣好,有氧運動,身心健康。第三,體溫得到調節,有熱有冷,熱兩小時,冷一小時。第四,遠離打針吃藥,不會有副作用。她這樣的冷熱 體溫是人體細胞所能夠承受的,用化療的辦法有時會過頭,同時也會傷害人體的系統。
完了,就那麼簡單。她的方法非常科學,非常簡單,非常實用。
陳九妹的經歷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想不得癌症,不要老在恒溫的環境下生活,要有冷,有熱,有運動。
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轉發給你所關愛的病人,讓他們能夠從中受益。
陳九妹,57歲,家住紐約布朗克斯。2009年,她檢查出乳腺癌,經過三次手術,放療,化療都不行。醫生搖著頭,無可奈何地說:“是晚期了,已經擴散到了全身,到處有腫塊,無法放療了。化療也做了幾個療程,頭髮都掉光了,也沒有好轉,最多還能活一個月了。回家吧,想吃啥就吃啥,把要做的事情料理一下。”
九妹離開了醫院,放棄了工作,該做的事都做了。體力也不夠,也不想旅遊什麼的。就買點喜歡吃的吃吃,水果各種都嘗過了。她每天上午10點走到跑馬場,呼吸一些海灘邊的新鮮空氣,再走回來,花去兩個小時。然後去BRONX HOUSE的健身房去游泳一個小時。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死神沒有降臨,她的體力還比以前好些了。
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她不僅還在,體力更好了,頭髮也長出來了。
三個月過去了,她體力恢復正常了,頭髮遮住了整個頭。
四個月過去了,她活蹦亂跳,已經不像個病人了。
一年以後,她來到醫院,醫生看見她說:“你還活著呀,真是奇跡。”通過檢查,乳腺癌沒有了,全身的腫塊也沒了,癌細胞的各項指標都正常了。徹底好了。
醫生救不了她,她卻不知不覺地自己治好了癌症。
報紙上說,癌症病人有三分之一是嚇死的,有三分之一是藥死的,有三分之一是治好了的。陳九妹是個開朗的人,沒有思想負擔,她放得下,她吃得下,她睡得著,所 以,她不會被癌症嚇死。陳九妹離開了醫院,她不化療,不放療,所以她不會被藥死。那麼她是怎樣治好了她的癌症疾病的呢?
我們知道放療,是對局部腫瘤用射線放射殺死癌細胞,同時也會對周圍的組織有殺傷力,會損壞人體好的細胞。化療時注射藥水,使體溫升高,保持一段時間,然後再 注射一種藥物,使體溫降低,再保持一段時間。體溫高到發燒,體溫低到發抖,用這樣的辦法來殺死癌細胞。可是,這樣的療法,如同受刑罰,不僅精神上收到折 磨,肉體上痛苦,藥水的毒性也會傷害人體。
但是,化療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癌細胞喜歡恒溫,它既怕熱,又怕冷。這就是為什麼四肢和心臟不容易得癌症的道 理。人生病為什麼會發高燒呢?那是你自身的免疫系統在調節體溫去殺死細菌。所以經常會發高燒的人不會得癌症。而癌症病人只會低燒,體溫略微高一點,而發不 起高燒來,這就是免疫弁鄐ㄗ洩滌暋D。如果有正常的免疫弁遄A癌細胞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陳九妹10點 多鐘,在外面跑,那時正是夏天,兩個多小時跑下來,總是熱得滿頭大汗的。這兩個小時的體溫是高的。然後,到游泳池裡去游泳,那裡的水溫是低的,空調房子, 體溫也降低了,在漂白水裡泡上一個小時,這時不僅使體溫降低,而且是在鹼性水裡。
有的義大利人用蘇打水點滴到靜脈裡去殺癌症,那麼,漂白水浸泡不也是起到 這樣的做用嗎?然後,她回家吃個午飯,睡個午覺修養身體。她這樣的安排,第一,心情好,不上班了,每天鍛煉,到跑馬場,果園海灘走一圈,一路上都是綠化 帶,有花有草。第二,空氣好,有氧運動,身心健康。第三,體溫得到調節,有熱有冷,熱兩小時,冷一小時。第四,遠離打針吃藥,不會有副作用。她這樣的冷熱 體溫是人體細胞所能夠承受的,用化療的辦法有時會過頭,同時也會傷害人體的系統。
完了,就那麼簡單。她的方法非常科學,非常簡單,非常實用。
陳九妹的經歷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想不得癌症,不要老在恒溫的環境下生活,要有冷,有熱,有運動。
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轉發給你所關愛的病人,讓他們能夠從中受益。
這也是行一件善事。善哉善哉。
Sunday, November 16, 2014
《健康人生》大腸癌 現可在家簡單檢驗
目前,大腸癌是美國最常見的第三大癌症。根據美國國立健康組織估計,在2014年將有7萬1000位男性以及6萬5000位女士會發現大腸癌,其中2萬6000位男士跟2萬4000位女士為此喪命。美國癌症學會建議,不論男女都應該在50歲以後,每五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可是,人們需要在前一天晚上灌腸清腸,第二天要到手術室去,而且還接受全身麻醉,另外費用也很龐大。因此,許多人心生畏懼而遲遲不願去。好消息是,不願意做腸鏡檢查的人,很快就可以選擇一種簡單大腸癌測試。這個測試既不需要做手術、也不需要做特別準備工作,自己在家裡就可以做。
這是一種非常敏銳、可查看糞便中是否帶有跟大腸癌細胞有關的基因檢測方法。這種檢測非常簡單方便。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FDA)在八月就已經接受梅約診所(Mayo Clinic)申請,而且批准這種在家庭中可以使用的檢視劑「大腸衛士」(Cologuard)。
目前已有的糞便檢測,只能檢查出樣品中是否有血,並不知其是否因腫瘤或癌變引起的血便。而這一種新的檢驗方法,卻可以由基因檢測,判斷測出來大腸中是否有息肉、癌前病變或者癌症細胞。人們每日大腸的細胞,不論是息肉、癌前病變的細胞或者癌細胞都會脫落與糞便一起排出。若是醫生認為病人有需要做這種檢驗,那麼病理室便會將測試劑郵寄到病人的家中,由病人自己將糞便抹在玻璃片上,再將這些東西送回到病理室。如果結果有問題,他們才做大腸鏡檢查(colonoscopy)。(顏世蓮)
可是,人們需要在前一天晚上灌腸清腸,第二天要到手術室去,而且還接受全身麻醉,另外費用也很龐大。因此,許多人心生畏懼而遲遲不願去。好消息是,不願意做腸鏡檢查的人,很快就可以選擇一種簡單大腸癌測試。這個測試既不需要做手術、也不需要做特別準備工作,自己在家裡就可以做。
這是一種非常敏銳、可查看糞便中是否帶有跟大腸癌細胞有關的基因檢測方法。這種檢測非常簡單方便。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FDA)在八月就已經接受梅約診所(Mayo Clinic)申請,而且批准這種在家庭中可以使用的檢視劑「大腸衛士」(Cologuard)。
目前已有的糞便檢測,只能檢查出樣品中是否有血,並不知其是否因腫瘤或癌變引起的血便。而這一種新的檢驗方法,卻可以由基因檢測,判斷測出來大腸中是否有息肉、癌前病變或者癌症細胞。人們每日大腸的細胞,不論是息肉、癌前病變的細胞或者癌細胞都會脫落與糞便一起排出。若是醫生認為病人有需要做這種檢驗,那麼病理室便會將測試劑郵寄到病人的家中,由病人自己將糞便抹在玻璃片上,再將這些東西送回到病理室。如果結果有問題,他們才做大腸鏡檢查(colonoscopy)。(顏世蓮)
Friday, November 14, 2014
白樺茸
日韓正流行最具市場前景的新保健菇蕈類產品---白樺茸, 其所含的S.O.D.(超氧化物岐化酵素)是靈芝的55倍, 巴西蘑菇的23倍, 桑黃的 318倍, 猴頭菇的25倍, 舞茸的31倍, 且B-Glucans 55.6mg/g (B-葡聚糖)亦是目前所有菇蕈類中含量最高者!
神 奇的白樺茸被一般人所知是由前蘇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70年獲得) Solzhenitsyn . Aleksandr Lsayevich的小說 《癌病房》中, 一段有關於白樺茸的描述引起的。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有一俄羅斯村莊多年來熬一種氣味和色澤類似咖啡的 白樺茸茶,結果村莊裏無一人得腸 胃病及癌症。以此爲據,白樺茸開始被廣泛關注。
白樺茸藥效及功能多年來,在俄羅斯民間作爲治療疾病的藥用真菌,屬於純中藥,是21世紀的 保健功能性食品。16-17世紀以來,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民間就廣泛利用白樺茸 的珍貴藥用真菌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症。俄羅斯某藥廠生產其萃取物對 糖尿病有93%的治愈率。俄羅斯北部人認爲:白樺茸是上帝賜給苦難人類的一種神奇的禮物,可用來防治肝癌、糖尿病、愛滋病賀-157大腸桿菌中毒。
日 本的研究人員高度評價白樺茸,稱此爲一種'萬靈丹(Panacea)。其有效成分已引起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研究者的廣泛重視。1955年莫斯科醫科院 (The Medical Academy of Science in Moscow)宣佈白樺茸爲抗癌物質,政府批准白樺茸可用於醫藥品開發。美國把 白樺茸列入"特殊的天然物質",作爲宇宙人的未來飲品。日本則把白樺茸作爲肝癌、愛滋病和0-157大腸桿菌中毒的治療劑,並申請多項有關白樺茸的專利。
欲開發市場與需俄國原料者請恰 americanwaybio@yahoo.com.cn
神 奇的白樺茸被一般人所知是由前蘇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70年獲得) Solzhenitsyn . Aleksandr Lsayevich的小說 《癌病房》中, 一段有關於白樺茸的描述引起的。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有一俄羅斯村莊多年來熬一種氣味和色澤類似咖啡的 白樺茸茶,結果村莊裏無一人得腸 胃病及癌症。以此爲據,白樺茸開始被廣泛關注。
白樺茸藥效及功能多年來,在俄羅斯民間作爲治療疾病的藥用真菌,屬於純中藥,是21世紀的 保健功能性食品。16-17世紀以來,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民間就廣泛利用白樺茸 的珍貴藥用真菌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症。俄羅斯某藥廠生產其萃取物對 糖尿病有93%的治愈率。俄羅斯北部人認爲:白樺茸是上帝賜給苦難人類的一種神奇的禮物,可用來防治肝癌、糖尿病、愛滋病賀-157大腸桿菌中毒。
日 本的研究人員高度評價白樺茸,稱此爲一種'萬靈丹(Panacea)。其有效成分已引起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研究者的廣泛重視。1955年莫斯科醫科院 (The Medical Academy of Science in Moscow)宣佈白樺茸爲抗癌物質,政府批准白樺茸可用於醫藥品開發。美國把 白樺茸列入"特殊的天然物質",作爲宇宙人的未來飲品。日本則把白樺茸作爲肝癌、愛滋病和0-157大腸桿菌中毒的治療劑,並申請多項有關白樺茸的專利。
欲開發市場與需俄國原料者請恰 americanwaybio@yahoo.com.cn
Sunday, November 9, 2014
健康之道 在身心靈平衡 by許達夫:
許達夫:健康之道 在身心靈平衡
「靠自己,才能活下去!」台灣的許達夫醫師2日在灣區會見媒體時表示,癌友最大的敵人是「懼怕」,要瞭解提升自己的整體免疫系統,在飲食、喝水、氣功、中草藥及心靈上全面配合,可望抗癌及保持健康。
許達夫是腦外科醫師,曾經為一萬多病患腦部開刀,在七年前患直腸癌第三期,但靠自己悟出的「自然」方式抗癌成功。醫界懷疑他的自然療法是否有效,但有越來越多的病人上門求診,許達夫至今已治療過5000多癌症病患。
「記得要多笑笑,」許達夫常對病人說,只要你會笑,病就好一半。「病人是不是願意改變生活習慣?」許達夫指出,大部分癌症都是病人的壓力很大,飲食不正常,或沒運動才造成的,「要回復到原點,也就是自然的生活,身體穩定,才有免疫力來抗病抗癌。」
「現代生活中有很多污染,最先要清除的是心中的污染,」許達夫認為生病是一種不平衡,他對健康的定義是身、心、靈三方面平衡,「前一分鐘你緊張生氣,下一分鐘你就要心平氣和;人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情緒一定有高低起伏,但健康之道就是保時身心靈的平衡。」
許達夫倡導「雞尾酒療法」,對一般保健也有用,包括飲食,喝水,氣功,觀念,中草藥。飲食方面提倡七少「少肉,少油炸,少燒烤,少醃漬品,少奶製品,少冰,少外食」,也要「盡量吃素」,乾淨無毒,清爽清淡,多變均衡,少肉多蔬果,維持鹼性體質。
許達夫主張練習全身均衡、身心平衡的氣功,而不是只有局部身體肌肉發展的運動,「甩手功就是全身均衡運動,」在鍛鍊呼吸之間可以排毒、吐納、循環、平衡。許達夫說他自己練氣功之前之後「判若兩人」。
「許多癌症病人因為過度恐懼,將良性變成惡性,」許達夫指出,癌友要相信自己,要接受癌症,從心改變,與癌共存,投入身心靈整體的療癒。「很多病案都是忙於生活事業,把自己的健康給忘掉了,」許達夫表示,以上所提的療法,要作就要全面作到,不能只是顧一項而不顧其他。
許達夫將於9月4日,周六,下午2時在南灣文教中心,9月5日,周日,下午2時在世界日報活動中心各有一場「感謝老天我得了癌症」健康講座,入場15元,訂位:650-259-2063,408-873-3233。
許達夫是腦外科醫師,曾經為一萬多病患腦部開刀,在七年前患直腸癌第三期,但靠自己悟出的「自然」方式抗癌成功。醫界懷疑他的自然療法是否有效,但有越來越多的病人上門求診,許達夫至今已治療過5000多癌症病患。
「記得要多笑笑,」許達夫常對病人說,只要你會笑,病就好一半。「病人是不是願意改變生活習慣?」許達夫指出,大部分癌症都是病人的壓力很大,飲食不正常,或沒運動才造成的,「要回復到原點,也就是自然的生活,身體穩定,才有免疫力來抗病抗癌。」
「現代生活中有很多污染,最先要清除的是心中的污染,」許達夫認為生病是一種不平衡,他對健康的定義是身、心、靈三方面平衡,「前一分鐘你緊張生氣,下一分鐘你就要心平氣和;人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情緒一定有高低起伏,但健康之道就是保時身心靈的平衡。」
許達夫倡導「雞尾酒療法」,對一般保健也有用,包括飲食,喝水,氣功,觀念,中草藥。飲食方面提倡七少「少肉,少油炸,少燒烤,少醃漬品,少奶製品,少冰,少外食」,也要「盡量吃素」,乾淨無毒,清爽清淡,多變均衡,少肉多蔬果,維持鹼性體質。
許達夫主張練習全身均衡、身心平衡的氣功,而不是只有局部身體肌肉發展的運動,「甩手功就是全身均衡運動,」在鍛鍊呼吸之間可以排毒、吐納、循環、平衡。許達夫說他自己練氣功之前之後「判若兩人」。
「許多癌症病人因為過度恐懼,將良性變成惡性,」許達夫指出,癌友要相信自己,要接受癌症,從心改變,與癌共存,投入身心靈整體的療癒。「很多病案都是忙於生活事業,把自己的健康給忘掉了,」許達夫表示,以上所提的療法,要作就要全面作到,不能只是顧一項而不顧其他。
許達夫將於9月4日,周六,下午2時在南灣文教中心,9月5日,周日,下午2時在世界日報活動中心各有一場「感謝老天我得了癌症」健康講座,入場15元,訂位:650-259-2063,408-873-3233。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