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3, 2014

能量倍增操~抬腳

能量倍增操~抬腳

《不是因為幸福才笑,而是笑了才會幸福......》

這些年有時常會有些身邊的至親、朋友、同學等。有不健康遺憾,在教拳中每當看見有人因身體不適!花錢來學習太極拳時,我心中總是會有不捨與難過,因為大都是積勞成疾。

西醫無法根治、中醫調理要花錢、花時間!我們社團內也有醫師好幾位來學習太極拳藝。只為了想用最自然的方式養生!因為醫師們知道西藥副作用的後果。10/8參加同仁精進營,執行長林俊龍院長公開表示:要活就要動!這時老祖宗的智慧出現了~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功補!

末學提供一種簡單易學的功法。名為能量倍增操。為太極輔助功法。只要你想要健康。只要你願意在連續二、三個月。在睡前的十五分鐘抬抬腳。只花你一點點的時 間,就可以讓你精神倍增、改善體質;這個功法,約民國87年在屏東有一位太極尤師姐教我練習,當時,尤其是女性只要有生理不適、便秘、胃腸消化不良、尿失 禁、攝護腺腫大等。她就免費傳授。師姐當時對我說:如果將來有機會,要把這功法教出去造福大家。所以整理了過去的講義提供大家參考如下。

在此簡述抬腳時的過程與反應:

一、在抬腳時前、後需各喝300西西溫開水,心平氣和保持輕鬆,自然呼吸、不可憋氣,靠腰力及丹田氣力來支撐身體下半部所受之酸。使身體與大腿成九十度、大腿與小腿成九十度。支撐至少十五分鐘以上。

二、在抬腳時血液會迅速流回肝、腎,給予重新解毒排毒,此時新陳代謝增加,腰部以下會有強烈極酸的反應,為了排解瞬間增加毒素,人體腦下垂體自會分泌激素,激發潛能,加強排毒,最後在流汗中,將毒素予以排出。

三、在抬腳時可引濁氣下行排出,升清降濁正氣倍增,體內正常細胞大曾活躍,癌細胞自然死亡。

四、在抬腳時神闕(肚臍)及命門同運氣,打通任督氣血暢行無阻,毛細孔擴張,增加皮膚呼吸及代謝作用,因丹田訓練呼吸,減少肺部負擔胸腔之濁氣自可順利排出,解決心胸之鬱悶、心胸開朗氣沉丹田、心臟恢復正常功能,心理壓大降低、血壓隨之穩定。

五、在抬腳時因流汗,自可將體內酸性毒素排出,血脂肪自然燃燒。脾主四肢,所以血糖可以穩定,改善脾的功能,人的性情自然溫順和譪可親。

六、在抬腳時,大小腸自然會蠕動,膀胱更有力,男女生理功能更是增強奏效,何來秘便、月事不順、攝護腺腫大等失調症。胃腸消化、排便正常,何來肥瘦不均,胃口不開呢?

七、在抬腳時,脊椎保持水平,全身肌肉富有彈性,氣血順暢,各關節自會增生骨髓,脊椎兩旁神經恢復平常傳導作用,何來關節退化,或長骨刺的名稱,壓迫神經的病痛呢?

八、在抬腳時,因內臟全身運作,腦內革命,心理生理調適正常,何來睡眠障礙症。頭腦清醒、智慧、記憶力當然會增加,這是真善美的表現。激發意志力及吃苦耐力,方能突破酸的痛楚、障礙,達到流汗的過程,發揮抬腳的最終目:抬的愈久,活的愈久。

http://hshieh.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633.html


Tai Chi Benefits Heart Patients


Tai Chi Benefits Heart Patients

Tai Chi Exercise Improves Mood and Health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tudy Finds
By Bill Hendrick
WebMD Health News
April 25, 2011 -- Tai chi, often called “meditation in motion,” appea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eople with heart failure, say researchers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The ancient Chinese exercise of tai chi features physical movements that are slow and gentle and require concentration.
“Historical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systolic heart failure were considered too frail to exercise and, through the late 1980s, avoid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was a standard recommendation,” the researchers write. And, until now, the effects of meditative exercise have not been rigorously studied in a large group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cientists at Harvard and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followed 100 outpatients who had reduced heart-pumping function (“systolic heart failure”) and put them into two random groups of 50. One group took part in a 12-week tai chi-based exercise program, and the other group received time-matched education sessions. Both groups attended their sessions twice per week and were similar in terms of baseline demographics, severity of heart disease, and rates of other medical conditions.

Tai Chi Lifts Mood, Helps Heart Failure Patients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people practicing tai chi had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quality of life, including increased confidence to perform various forms of exercise, increased daily activity levels, and greater feelings of well-being, as compared to people in the education-only cohort.
The exercise encourages gentle, flowing circular movements, balance and weight shifting, and practicing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 tai chi fo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is “safe and has good rates of adherence."
This form of exercise may also be beneficial for people with hypertension, balance problems, and an impaired exercise capacity, the researchers write. The exercise appears to decrease anxiety, enhance vigor, and improve mood and is a safe alternative to moderate-intensity conventional exercise training.
The study is published in the April 25 issues of the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腳有勁才能長壽!

有勁才能長壽!
如果把身體比做一台機器,就是提供動力的馬達。
  
馬達不靈了,機器便會老化、運轉不良。人老後,不怕頭髮變白、皮膚鬆弛,怕的就是腿腳不靈便。在美國《預防》雜誌總結的長壽跡象中,“腿部肌肉有力”赫然在列。生活中也不難發現,長壽老人幾乎都步履穩健、行走如風。因此,只要養好雙腿,活過百歲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
  
運動使人長壽——可是全身壓力都在  
 
雙腿就像人體的承重牆。很少有人知道一個人50%的骨骼和50%的肌肉都在兩條腿上;人一生中70%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由它完成;人體最大、最結實的關節和骨頭也在其中。人年輕時,大腿骨可以支撐起一輛小轎車;膝蓋則承受著9倍於體重的壓力;腿部肌肉也要經常與大地的引力進行搏鬥,保持緊張狀態。“所以說,堅實的骨骼、強壯的肌肉、靈活的關節形成了一個‘鐵三角’,承受人體最主要的重量。”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原所長 高芳堃 教授解釋說。

  雙腿還是身體的交通樞紐。高芳堃說,兩條腿有人體50%的神經、50%的血管,流淌著50%的血液,是連接身體的大循環組織。中醫科主 任劉德泉 教授認為:“只有雙腿健康,經絡傳導才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特別是心臟和消化系統。”可以說,腿部肌肉強勁的人必然有一顆強有力的心臟。

  由此,美國科學家認為,從走路便可判斷人的健康狀況。如果一個70歲—79歲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約400米,就說明其健康情況至少能讓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離越長,速度越快,走得越輕鬆,那麼他的壽命就越長。
  
衰老從腿開始!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後,腿部和大腦間指令的準確性和傳導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輕時那麼默契。中醫科學院研究所 裴卉 博士解釋說,從出生到離世,腿每時每刻都在工作,如果不注意保護,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美國政府老年問題專 家夏克 醫師表示,從20歲開始,如果不積極運動,每10年可能喪失5%的肌肉組織。同時,骨骼中有“鋼筋”之稱的鈣也會逐漸流失,人的骨關節,特別是髖關節和膝關節會出問題,比如容易摔倒骨折。高芳堃表示,老人骨折容易導致股骨頭壞死,長期臥床,繼而引起褥瘡、尿路結石等並發症,甚至誘發腦血栓。有15%的病人甚至會在骨折一年內死亡。
  
“人老腿先知” 必知!腿部衰老的報警信號:
  
報警信號:腿腳沒有原先靈便了。這是衰老的最早特徵。40歲後,很多人感到腿腳不靈活,稍微多走點路,就像腿上灌滿鉛,發酸發脹,上樓梯也越來越費勁,沒爬幾層就氣喘吁吁。

報警信號:做點事就腰酸腿疼。特別是中年女性,只要站的時間一長,就會覺得腰酸腿痛。咳嗽時,腿還會出現放射性疼痛。如果小腿肚出現壓痛更要注意,說明腸胃已經開始“罷工”了。

報警信號:走路變慢。不知不覺中,會覺得腿腳不聽使喚,過後會連續酸痛好多天,甚至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

報警信號:雙腿一側發涼。即使夏天也總感到小腿肚涼颼颼的,有時還覺得從臀部開始,到腳後跟,中間一條線都涼涼的。這可能是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的,也可能和腰椎間盤病變有關。

報警信號:抽筋次數增多。如果不是在運動後或因為受涼而抽筋,那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表現。有些人還會出現足跟疼痛,也必須引起注意。
  
報警信號:腫脹。血液循環不好會導致腿脹,同時這也是心腦血管病或腎臟疾病患者常有的症狀。
  
報警信號:靜脈曲張。女性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20歲後就有可能發生。一旦腿上的血管突然非常清晰,彎彎曲曲像蛇一樣,說明腿部血管出現了勞損。
  
報警信號:髖膝關節疼痛。幾乎所有關節都會隨著年紀增大而變得脆弱,特別是髖、膝這兩處關節。如果你發現在下樓梯、蹲下或跳躍時出現不適,甚至腿部有摩擦磨損、卡住動不了的感覺,說明關節已經急需保護了。
 
 必學!這樣做能阻止衰老提前來!
  
雖然人到中年後,腿會慢慢衰老,但養腿是一輩子的事,從20多歲開始,就要注意保護。特別是現在的開車一族,以車代步慣了,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只有養好腿,才能阻止衰老提前到來。

  首先,注意保暖,穿寬鬆的褲子,促進血液循環。劉德泉說,千萬別讓腿部受涼,平時常用熱水泡泡腳,使氣血能順利到達人的上身,維持機體平衡。同時,老年人要穿寬鬆的褲子和鞋,鞋跟23公分比較合適。此外,臨睡前拿個小枕頭墊墊腿,也能促進血液暢通。
其次,多曬太陽。不僅有利於保暖,還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避免雙腿鈣流失,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最後,就是要多運動。幾位專家教給大家一套從上到下的養腿保健操。
髖部:每天堅持背部靠牆站立,腳慢慢往前走,然後再退回,保持一個平穩狀態。此時背的下部要始終緊貼牆壁。
膝蓋:雙膝並攏,屈膝微微下蹲,雙手置於膝蓋上,先順時針方向旋轉30次,再逆時針旋轉30次,扭完雙膝後,再隨意活動一下肢體。
腿:老年人可選擇慢跑、游泳、打太極等有氧運動,最好每天能堅持健走45分鐘。中醫醫院老年病中心 劉征堂 教授建議,常揉腿肚:彎腰或是坐著讓雙腿下垂,用雙手同時輕輕拍打雙腿,由上至下反覆拍打數遍,再用雙手握拳置於雙大腿和腿肚處,旋轉揉動數十次。
腳踝:多踮踮腳後跟,建議抬起腳後跟再繃緊腿,每次保持510秒。
腳趾: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關節各2030次,能鍛鍊腳力,防止腿足軟弱無力。

退休後如何理財

《理財Q&A》退休後如何理財
(記者周振宇)
May 30, 2011 06:00 AM |
問﹕我已經退休15年,請問能繼續使用之前的理財計畫嗎?
答﹕基本上來說,每人每年都應該檢查一次個人的理財計畫。對於退休後的人更為重要,因為要做出改變已經很難。不過華爾街日報認為,大幅倒退到退休中期附近,仔細審核自己長期儲蓄及開支習慣,並考量否還有進行重大調整的必要,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最大的意外,或許就是意識到壽命會比原先制訂退休計畫時長許多。盡早對此進行調整,會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需要作出重大調整,例如出售住宅或者進行逆向房貸。
AnalyzeNow.com以及Livingto100.com這類網站都提供了專業的退休計畫服務,可以讓用戶輸入自己的需要,制訂個性化退休計畫或調整此類計畫。
這類網站可以幫助退休人員審核儲蓄和開支習慣,以及目前的投資回報。審核的焦點為是否能跟上目前通膨的速率,以及能否滿足足夠長的壽命需要。網路上也能找到多種免費的服務工具,例如先鋒投資(Vanguard)的retirementplans.vanguard.com就提供了「nest egg calculator」。
必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就是投資計畫對於還需要支付15至20年生活成本,是否太過保守。這並不意味著就要大量涉足高風險性投資,可以僅是添加通膨保值公債(TIPS),這樣就能幫助對抗上升的通貨膨脹。即便到了80歲,也可以持有部分股票投資。
理財專家認為,對於很多退休人員,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退休儲蓄不夠。這可能意味著需要縮減住房規模;對某些人來說,需要進行逆向房貸,這樣可以幫助屋主把住宅淨值轉換成現金。一部分售房款,或者逆向房貸所得可以用來購買立即性固定年金。這可以保值終身性的收入。
對退休人員而言,可能忽視的開支,就是共同基金的管理費用。轉為低成本的指數基金,就可以幫助節省很多投資成本。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和子女一起協商,因為他們最終可能不得不承擔部分成本。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理財Q A》退休後如何理財

讓護士告訴你:臨終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Facebook上頻頻被轉,
它的原文是一名叫Bronnie Ware的護士寫的。
Bronnie Ware專門照顧那些臨終病人,
所以有機會聽到很多人臨終前說出他們一生裡最後悔的事。她作了一個概括,有5件事是大多數人最後悔的。
很好奇為什麼這麼多人轉載它,
也許,因為這是一種你永遠無法提前經歷的事吧。
你不會時常面對別人的死亡,
你更不怎麼時常有機會聽到一個臨終前的人告訴你他最後悔的事是什麼。而即便你聽到,
你又會覺得自己來日方長。
我們似乎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的生命到了盡頭時,
我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究竟錯過了什麼,最後悔什麼。
1. 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這是所有後悔的事中最常聽到的。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較之那些我們做過的事,
人們後悔的往往是那些沒做的事。所以當人們在生命盡頭往回看時,往往會發現有好多夢想應該實現,卻沒有實現。
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工作、你的感情、你的伴侶,
其實我們多少人過著的是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
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又可能,
一直以來你把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當作是你想要的生活。
當你疾病纏身時,才發現其實自己應該而且可以放下很多顧慮追求你要的生活,似乎已經晚了一點。
2. 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Ware說這是她照顧過的每一個男病人會說的話。
因為工作,他們錯過了關注孩子成長的樂趣,
錯過了愛人溫暖的陪伴,這是他們最深的後悔與愧疚。
其實對於現在的職業女性來說,這也將成為一個問題。
如果把你的生活變簡單些,
你也許會發現自己在做很多你以為你需要做其實不需要你做的事。騰出那些事占的空間,可能你會過得開心一點。
3. 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
太多的人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只是為了“天下太平”,不與別人產生矛盾。
漸漸他們就成了中庸之輩,無法成為他們可以成為的自己。
其實,有很多疾病與長期壓抑憤怒與消極情緒有關。
也許當你直言不諱,你會得罪某些人。
但可能從此以後因為你的中肯,你們不打不相識;
又或者翻臉,
正好讓你擺脫這種需要你壓抑自己感受才能維持的累人關系。
不管哪一種結果,你都是贏家,不是嗎?
——不過當然,直言不諱還是有底線的。
4. 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繫。
老朋友的好,我們總要到自己有事了的時候才會想到。
多少人因為自己忙碌的生活忽略了朋友忽略了曾經閃亮的友情。
很多人臨終前終於放下錢、放下權,卻放不下心中的情感與牽掛。朋友也好,愛人也罷,其實生命最後的日子裡,
他們才是我們最深的惦念。
5. 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活過開心點。
也許有點出乎意料,但這一條也在前5之中。
很多人直到生命的最後才發現,“快樂是選擇”。
他們在自己既定習慣和生活方式中太久了,習慣了掩飾,
習慣了偽裝,習慣了在人前堆起笑臉。
就像五月天的那首歌,“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的笑只是你給的保護色”。
他們以為是生活讓他們不快樂,其實是他們自己讓自己不快樂了。 是只有臨終的時候才會發現,
別人怎麼看你又有什麼關系呢,傻也好,怪也罷,
能有真心的笑,比什麼都值得。
( 文章來源:Facebook) 



健康顺口溜

健康顺口溜
-----------------------------------
1、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 
2、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3、一日一棗,長生不老 
4、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5、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養生不健康

二、------------------------------------
1、胡蘿蔔,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2、番茄,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3、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4、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很管用 
5、大蔥蘸醬,越吃越胖 
三、----------------------------------
1、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2、晨吃三片薑,如喝人參湯 
3、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薑 
4、蘿蔔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5、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四、-----------------------------------
1、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2、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3、飯前喝湯,勝過藥方 
4、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5、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五、-----------------------------------
1、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 
2、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常吃素,好養肚 
4、寧可無肉,不可無豆 
5、吃米帶點糠,營養又健康
六、-----------------------------------
1、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巧 
2、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3、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4、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5、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饑餓三分 

七、-----------------------------------
1、有淚盡情流,疾病自然愈 
2、丈夫有淚盡情彈,英雄流血也流淚 
3、先睡心,後睡眼 
4、藥補食補,不如心補 
5、飯養人,歌養心 

八、-----------------------------------
1、人有童心,一世年輕 
2、笑一笑,十年少 
3、一日三笑,人生難老 
4、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5、哭一哭,解千愁










Wednesday, May 18, 2011

對付花粉熱 中醫有一手
記者 崔芳
May 16, 2011 06:02 AM | 22342 次 | 6 6 評論 | 51 5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春、夏是美國花粉熱(hay fever)發病高峰期,許多人不堪花粉「毒害」,出現鼻癢、打噴嚏、氣喘、流眼淚等類感冒症狀,嚴重者甚至影響到學習、工作和生活。雖然如Claritin和Zyrtec等非處方藥對治療花粉過敏有效,但長期服用可能有副作用,越來越多美國病患正轉向中藥治療花粉過敏。

新澤西州的Marietta花粉過敏已跟隨她多年,每年春暖花開,她就出現眼睛發癢、流淚、鼻塞,等症狀,痛苦不堪,去年她決定尋找中醫療法,通過網路搜索找到在皇后區和布碌崙地區開中醫診所的崔述貴醫師。去年只做一次針灸治療後,Marietta的花粉過敏症狀就消失了。今年她花粉過敏又發作,又找到崔醫師診所,另外還帶來同樣患花粉過敏的女兒來針灸。雖然每次開車就診來回需要三小時,但她對中醫療法推崇備至,今年前後做了三次針灸,花粉熱症狀已基本消除。

據崔述貴醫師介紹,花粉過敏症狀表現不一,而且,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需要根據病人的體質及症狀確定療法和用藥,但一般來說,中醫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開始見效,但副作用較少,越來越多美國人更願意嘗試中醫療法,布碌崙診所八、九成為非華裔病人。

紐約皇后區的朱先生來美第二年就患上花粉過敏,流眼淚、打噴嚏、眼睛癢、頭暈,「簡直生不如死」,他說,西藥見效快,吃Zyrtec後鼻子馬上通氣,但副作用也非常明顯,「感覺暈暈沉沉的,頭腦不清醒,有一次去銀行取款,竟然想不起密碼」。於是他決定去中醫診所就診,而針灸一次後,花粉症奇蹟般消退。

喬治華盛頓大學自然療法醫師Deirdre Orceyr表示,中醫防治花粉過敏「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副作用少,病人對中醫療法反應良好」。但他同時強調,不管中醫還是西藥,治療花粉過敏要結合病人整體健康狀況的改善,他建議病人應多食用蔬菜、水果、omega-3,保持規律健身活動及充足睡眠。

紐約曼哈坦從事癌症研究的高先生表示,他兩年前在朋友的推薦下也去中醫診所針灸治療花粉過敏,一次見效,「很難說是中醫的神奇效用,還是當時花粉期快過去了。」今年他從2月開始喝蜂蜜,效果也不錯,但4月底去華府旅遊,因為當地花粉指數較高,回來後花粉過敏症又出現。「每天出門戴口罩,把家裡、辦公室的窗戶關得嚴嚴實實,家裡還用空氣清潔器、加濕器,據說有助改善花粉過敏」。

中醫治療花粉過敏已成趨勢,儘管多數中醫診所不接受醫療保險,但由於收費低廉,花粉症狀嚴重困擾的病患仍願嘗試。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對付花粉熱 中醫有一手